法理学(第四版) 张文显本书框架本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法学,内容为第一编法学导论,包括第一章法学、第二章法理学概述、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学第二部分法, 第三编法的起源和发展、第四编法的运行、第五编法的价值、第六编法与社会, 包括第四章法的概念、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效力、第六章法的要素、第七章、法律体系、第八章、权利和义务、第九章法律行为、第十章法律关系、第十一章法律责任、第十二章法律程序、第十三章法的历史、第十四章法的演进、第十五章全球化和法律发展、第十六章法的制定、第十七章法的实施、第十八章法律职业、第十九章法律方法、第二十章法的价值概述、第二十一章法的基本价值、第二十二章法与人权、第二十三章法与政治、第二十四章发育经济、第二十五章法与文化、第二十六章法治与社会建设部分编章节第一部分法学一、法学导论(一)法学 1 、法学的研究对象 2 、法学的历史 3 、法学与相邻学科 4 、法学的研究方法(重要!!) 5 、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素质的养成(二)法理学概述 1 、法理学的对象和性质 2 、中国法理学 3 、学习法律学的意义和方法(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生产与发展 1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于发展 2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与发展 3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第二部分法二、法的本体(法是什么) (四)法的概念 1 、法的概念的语义分析 2 、法的本质 3 、法的基本特征 4 、法的作用(五)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 1 、法的渊源 2 、法的分类 3 、法的效力(六)法的要素 1 、法的要素的含义 2 、法律概念 3 、法律规则 4 、法律原则(七)法律体系 1 、法律体系的含义 2 、法律部门及其划分 3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八)权利和义务 1 、历史上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2 、权利和义务概念 3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4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九)法律行为 1 、法律行为的含义 2 、法律行为的结构 3 、法律行为的分类(十)法律关系 1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2 、法律关系的主体 3 、法律关系的客体 4 、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十一)法律责任 1 、法律责任的含义 2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 3 、法律责任的承担(十二)法律程序 1 、法律程序的概念 2 、正当法律程序五、法的价值(法应当是(二十)法的价值概述 1 、法的价值的含义 2 、法的价值体系什么) 3 、法的价值的冲突和整合(二十一) 法定基本价值 1 、法与秩序 2 、法与自由 3 、法与效率 4 、法与正义(二十二)法与人权 1 、人权概念 2 、法对人权的保护三、法的起源和发展(十三)法的历史 1 、法的起源 2 、法的历史类型(十四)法律演进 1 、法律演进概论 2 、法律继承 3 、法律移植 4 、法律改革(十五)全球化和法律发展 1 、全球化概论 2 、全球化下的法律发展趋势四、法的运行(十六)法的制定 1 、立法的概念 2 、立法体制 3 、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 4 、立法的原则(十七)法的实施 1 、守法 2 、执法 3 、司法(十八)法律职业 1 、法律职业概述 2 、法律职业技能和伦理 3 、法律职业制度(十九)法律方法 1、法律方法概说 2 、法律推理 3 、法律解释 4 、法律论证六、法与社会(法与社会其他方面的相互作用) (二十三)法与政治 1 、法与政治的基本关系 2 、法与国家的基本关系 3 、执政党的政策和法律 4 、法与民主(二十四)法与经济 1 、法的生产方式 2 、法与市场经济 3 、法与经济体制改革 4 、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十五)法与文化 1 、法与文化的与一般原理 2 、法与道德 3 、法与宗教 4 、法律文化(二十六)法治和社会建设 1 、法治的概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 、法治和和谐社会第一部分、法学第一章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不考) 1、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2 、法学对法律现象的研究是全方位的, (1 )研究法法的历时性(历史的纵向研究) 、共时性(横向的比较研究); (2 )研究法的内在方面、外部方面; (3 )既要研究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又要研究法的实际效力、效果、作用和价值。 3 、根据研究对象来划分法学(1 )从部门法的角度,分为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等。(2 )对法律制度的历史研究构成法律史学。(3 )对各国法律制度或法系的比较研究构成比较法学。(4 )从认识论的角度,法学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5 )对法律跨学科的研究构成边缘法学,如法律经济学、法律文学等。第二节法学的历史(不考) 1 、西方法学的历史(1) 、古希腊: 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习惯法为主体的法律制度已有相当程
张文显法理学笔记(第四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