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设定与陈述“从某种程度上说,表述恰当目标也就暗示了为实现它们所应采取适当学习活动类型。”因此,当我们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候,必须尽可能周全地考虑它与每一个步骤,以及具体方法之间关联。今天学校管理者在具体教学管理形式上,不外乎推行集体备课,进教室听课,组织检查备课笔记、听课笔记、教研组活动记录……却很少有人去思考,教师们从业几年、几十年,有多少同仁用心思考过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每一堂课、每一个板块、每一章、每一节“教学目标”究竟应该如何确定。有多少人不是习惯于从教师用书、名师教案之类教学参考书上摘抄教学目标,甚至也没有搞清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之间关系。教案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往往就是“教学目标”某个部分摘抄。当然,也必须承认,有时候教学重点或难点就是教学目标,但教学目标绝不等同于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管理目标之一是让教师能够像专业人士一样教学,像专业人士一样教学前提是专业地备课,而这当中首要是确定与陈述教学目标。教学,一方面是教,一方面是学。“教学目标”就是教与学任务与意向,就是教与学出发点与终点。教学目标设定,必须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从教需要出发,至少要考虑具体学科特征、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条件――环境、教师;从学出发,至少要考虑学现状、需要与可能,当然还要考虑学动力。两者权衡,孰重孰轻?当然学重于教了。换句话说就是教学目标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加涅认为教学设计必须以帮助学习过程为目而不是以教学过程为目。因而,教学设计必须着眼于学生学,既然是“帮助”学,其设计就成了学习条件。教学目标与任务自然更多地必须指向学生学。教学目标设定,必须保持学习优先地位,并且以教学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作为思考根本。如何确保教学真正对学生学习有作用学校教育属性――使学习成为可见进程?除了要考虑教,关键还在学情剖析,但实际情况往往相反。我们管理导向往往是在教师如何教上拉扯,反反复复地磨课就是如此,尽管也在呼吁要关注学生学,但学生学究竟是怎样状况,却少有研究。所谓学情评估,往往只是坐在办公桌前凭感觉与经验预估,是没有可靠依据。要改变这样状况,教学管理者,必须要重视教育测量技术引进与使用,要倡导教师在凭借经验与直觉同时重视数据积累与剖析。教师要兼顾感性与理性,克服拒绝教育测量,单凭经验与直觉片面学情评估方式,使学情剖析更为理性与科学。要在综合剖析基础上,努力让学生学对教师可见,确保教师能够明确辨析出对学生学习产生显著作用因素,也确保学校中所有人(学生、教师与领导)都能清晰地知道他们在学校学习中影响。更要让教学对学生可见,从而使学生学会成为自己老师。如果我们认同“教学设计必须以帮助学习过程为目”,那么教学目标确定,许多时候还必须同学生商量商量,听听他们意见,而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根据各种要素剖析提出来。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教学目标”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教与学内容,二是教与学需要帮助,三是教与学质量监控与评估。要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很多,就具体学科与具体教学时间而言,是不可能将所有内容一股脑儿抛售出去,我们只能在有限时间内同学生一起学习其中最为重要东西,这就是所谓“教学重点”。当然,这些重点,也是要在熟悉学科特质、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尤其是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确定,即便“非重点”舍弃也当如此。任何一堂课,在具体教与学中多多少少总会有些阻滞与障碍,这就是“教学
教学目标设定与陈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