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工湖的设计(1).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工湖的设计(1)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欧美各国就开始流行水景住宅,傍水而居、亲近自然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模式。国内的水景住宅设计最早受新加坡等地的影响,在祖国大陆首先由广州开风气之先,然后蔓延到深圳、上海、北京等地。 XX年初,“水景风”又陆续刮到内陆省份。房地产界开始流行“水景风”,楼盘的自然或人造水景、湖海成为主要卖点。调查显示,有 70%的消费者认为水景是好住宅必备的条件,在水景和朝向不能兼顾的情况下,有48%的人放弃朝向选择水景,水景也给房地产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调查显示,一般同一地块的水景住宅的价格要比普通住宅高出10%——15%,也正因如此,业界一直有“水能淌金”的说法。水景住宅之所以不会像“围合风”、“欧陆风”那样稍纵即逝,顾云昌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健康住宅是房地产项目的一种终极形式。他介绍说,国际上的豪宅无不择水而建,中国自古也有择水而居的传统,此外,水景还迎和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对健康的追求,水景的生态效益和给人心灵带来的共鸣与愉悦也是不言而喻的。水景楼盘三重境界我国的水景住宅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流行之初,主要是一些水景点缀型楼盘,这类楼盘中的水,实则是一个微型景观,设计者出于楼盘的整体环境设计,为丰富楼盘的内涵,从心理上满足业主,在小区有限的占地面积中画龙点睛般做些小景,或荷花状喷泉,或层叠形小瀑布,或浅至脚背的水溪等,与真正的水景楼盘有着本质区别。水景住宅第二个发展阶段的产品多为人造水景楼盘,此类楼盘应有一定小区规模,在建筑覆盖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一从楼盘卖点考虑,二从小区环境着手,三从提升楼盘整体形象考虑,做些或小河或小湖或人造滩涂等景观,在都市中远离自然河道、江湖的前提下营建亲水楼盘,从而形成楼市中独特的景观。此类住宅在国内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流行。水景住宅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完全借用城市河、湖自然景色的楼盘。开彦介绍说,对于城市来说,主要是指开发利用已有江河湖川两岸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楼盘。即使是此类楼盘,也有亲水、临水之分,临水楼盘是指在小区附近有天然水系,业主走出小区不远便可到达水畔,水景即可映入眼帘。真正意义上的亲水楼盘是指楼盘在紧靠水系的一侧,而且整个小区设计处处以水为主题,业主能方便地与水互相亲近、互相交流,水是小区的一部分,并且已全方位溶入业主的生活。据介绍,在上海的苏州河畔,目前已有35个水景住宅项目正在开发中。水景住宅发展的三个阶段,其相对应的产品即为水景住宅的三重境界。第一种产品为最低境界,它只是为造景而造景;第三种产品为最高境界,使得水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第二种产品的风险则最高,人造景观往往会留有许多斧凿之痕,同时,人造景观的维护费用较高,保持水体的清洁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水景设计常见败笔目前住宅水景设计中普遍存在设计与治理缺少同步考虑的问题。由于专业不同,目前景观或园林的水景设计,一般只考虑景观手法和文化表现,不太多也无责任考虑水质治理问题,因此,设计与治理很少同步考虑。但由于一般景观水体(如人工湖,人工池塘等)没有按自然水理设计,大多是一个基本封闭的系统,几无自净能力,且其内部结构不合理,加上外来物质的输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产生富营养化,最终使水体变得混浊不堪,甚至发臭、发黑,严重影响水体美观。防渗处理也是水景设计的软肋之一,相当多的防渗处理设计成硬质如钢筋混凝土等,事实证明,这种设

人工湖的设计(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