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安县楼下郭家地煤矿
(扩建)开采方案设计
说明书
工程规模: Mt/a
图纸目录
顺序
图名
图号
图纸
比例
设计图
采用原图
(未改动)
地形地质图
103
1:5000
井田勘察线地质剖面图
采用
1:5000
矿区含煤地层综合柱状图
采用
1:500
矿井开拓方式平面图
109-1
1:5000
矿井开拓方式剖面图
109-2
1:5000
采区布置机械设备配备平面图
163-1
1:2000
采区布置机械设备配备剖面图
163-2
1:2000
矿井容易时期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图
171-1
示意图
矿井困难时期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图
171-2
示意图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2
第一节井田概况 12
第二节地质特征 16
第二章井田开拓 35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35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45
第三节井田开拓 48
第四节井筒 56
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66
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 70
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 70
第二节矿车 72
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 75
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77
第一节采区布置 77
第二节采煤方法 81
第三节巷道掘进 91
第五章通风与安全 95
第一节概况 95
第二节矿井通风 110
第三节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 140
第六章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234
第一节提升设备 234
第二节通风设备 249
第三节排水设备 254
第四节压缩空气设备 262
第七章建井工期 268
第一节建井工期 268
第二节产量递增计划 271
第八章技术经济 274
第一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274
第二节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276
第三节原煤生产成本 278
第四节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估算 280
第五节概略财务评价 281
第四节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82
前言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82号)等文件精神,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煤矿整合指导意见》(黔煤办字[2006]291号)文件,确定了贵州省煤矿整合工作方针,并具体规划了煤矿整合工作步骤。
普安县楼下郭家地煤矿(以下简称郭家地煤矿)在《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等六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黔府函[2006]201号)指导下,进行整合工作。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普安县郭家地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1712号)文确定,,矿区面积为: km2,开采标高为:1350~1650m。为此,郭家地煤矿委托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编制《普安县楼下郭家地煤矿(扩建)开采方案设计》。
普安县楼下郭家地煤矿位于普安县楼下镇泥堡村境内,行政隶属楼下镇泥堡村,属扩建项目。原郭家地煤矿开采范围位于现矿区范围西南角,开拓规模小,生产规模仅30kt/a,。矿区扩大范围后,重新选址进行扩建设计,矿井扩界扩能(扩建)后矿区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8′30″~105°00′32″,北纬25°24′16″~25°26′30″。扩建后矿井不利用原郭家地煤矿的井巷工程和工业场地,井上下系统相互独立。整合后原生产系统报废。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一)地质报告及其他上阶段报告及批复文件
1、《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等六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黔府函[2006]201号)
2、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普安县郭家地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1712号)
3、2007年12月,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提交的《贵州省普安县郭家地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地质勘探报告》
4、《<贵州省普安县郭家地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地质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7]964号)
5、《关于<贵州省普安县郭家地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地质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证明》(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111号)
6、2008年3月,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提交的《贵州省普安县郭家地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备案登记表
(二)设计依据的法规、规程、规范、条例、细则
1、《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2、《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
3、《煤矿安全监察条例》(2000年11月国务院令第296号)
4、《煤矿安全基本条件规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5号令)
5、《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
贵州省某煤矿(扩建)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DOC291页)推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