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doc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关键词】白花蛇舌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综述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等功效,为临床常用药。现就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做一简要概述。[1]的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的乙醇提取物对结肠癌、黑素瘤和乳腺癌细胞株显示一定活性,特别是对乳腺癌细胞株活性更强。袁氏等[2]以不同剂量的白花蛇舌草在裸鼠胶质瘤间质注射,观察实体瘤的瘤重及组织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其对裸鼠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于氏等[3]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细胞集落的形成,没有逆转Bel-7402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实验还确定了白花蛇舌草的安全剂量范围是100〜1000g/L,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对机体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为临床上治疗多药耐药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于氏等[4]从细胞代谢和形态学变化的角度初步论证了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的抑瘤机制。白花蛇舌草作用后的肿瘤细胞,DNA复制受到抑制,细胞的活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达到有效抑制Bel-7402细胞分裂的作用。高氏等[5]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可以促使细胞中储存的钙离子释放,引起钙离子耗竭,同时诱导胞外钙离子的内流,以升高胞内游离钙的浓度。提示白花蛇舌草的抗癌作用在于诱导癌细胞进入凋亡程序。[6]的实验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具有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能够促进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由ConA或LPS诱导的脾细胞的增殖反应,并提高小鼠血清IL-2和IFN-Y的含量,促进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IgM抗体形成,并升高抗肿瘤药物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7]的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醇提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王氏等[8]对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抗菌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和醋酸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鼠松节油气囊肉芽增生和新鲜蛋清诱导的大鼠足肿胀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外,对球菌和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杀菌作用,且对球菌的作用优于杆菌。董氏等[9]的实验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在体外对71株解服支原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125mg/mL,14株标准菌株中未发现对白花蛇舌草的耐药菌株。[10]的实验证实,白花蛇舌草可以明显提高n引噪美辛所致胃溃疡大鼠血清和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减轻呼噪美辛的胃黏膜损伤作用。。、纳差、乏力、发热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介入化疗栓塞是当今临床较常用的治疗手段,但不良反应较多,配合使用康莱特和白花蛇舌草注射剂可起到协同作用,近期疗效有所提高[11]。采用静脉滴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食道癌,临床观察106例,其对肿瘤有抑制作用,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还发现有抑制胸腹水、减轻癌性疼痛及癌性发热的作用[12]o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不敏感,临床疗效不理想,在化疗间隙使用白花蛇舌草静滴,既增强了抗癌力度,又不增加毒副反应,临床疗效满意[13]。恶性腹腔积液是晚期癌症的主要并发症,腹腔灌注白花蛇舌草与化疗药物顺伯联合应用40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有效率为60%,%[14]o肿瘤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肿瘤本身的吸收热,白花蛇舌草对两种发热均有效。曲氏等[15]观察60例,体温均在39°C以下,应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显效41例,%,%%,临床症状也有明显改善[16]。,临床观察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大剂量(30g)优于小剂量(15g)[17],效果满意。,以青霉素钠为对照组,%%[19]。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20]o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疗效显著,能显著增强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加强免疫活性细胞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吞噬能力,从而发挥其抗感染作用,并有解热、降低白细胞数的作用。应用大剂量白花蛇舌草为主药配制成的合剂,与西药强的松合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18例,不仅能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