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学年第 1 学期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单项选择题( 45 分,每小题 1 分) 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2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 3 、哲学基本问题中最为根本的方面是【】 A.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C. 思维和存在具有特殊性的问题 D. 思维和存在能否一致的问题 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运动性 B .客观实在性 C .广延性 D .持续性 5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 唯物主义的 B. 主观唯心主义的 C. 唯物主义经验论 D. 客观唯心主义的 6、“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指的是【】 A. 时间的连续性 B. 时间的一维性 C. 时间的顺序性 D. 时间的重复性 7、同样是写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诗句, 白居易形容为“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王勃则描绘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现象体现了【】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B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C .矛盾具有特殊性的原理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原理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 8-9题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 .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 .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 .说明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 .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9、“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 .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B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 C .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 .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1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的这段话表明【】 A .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中 B .一事物和其它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C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D .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11、 2002 年 10月, 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在布什图书馆发表了重要讲话, 阐述了“和而不同”的重要观点,江泽民同志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 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 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 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一条重要规律, 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 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在这里,“和而不同”体现着: 【】 A .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B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D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 12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是【】 D. 关节点 1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 D.
打印08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