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建造技术.doc蔬菜大棚建造技术2009-12-1320:17一、大棚的类型与性能(一) 塑料小棚小棚主要用细竹竿或竹片、荆条、6—8公分的钢筋等作支架材料,弯成拱型骨架,中高1—,跨度2—3公尺,每隔60公尺顺序插入架材,深约20—30公分,长度依地势而定,骨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小棚结构简单,建造容易,适于耐寒的绿叶菜的早熟栽培(如门菜、芹菜、韭菜)、春播露地菜的短期覆盖,提早定植、提早收获。(二) 塑料中棚跨度4—6公尺,-2公尺,中间设一排支柱,拱杆间距1公尺,3个拱杆设一根支柱,支柱距棚面20公分处用竹竿纵向连接,用10号铁线拧紧,把各立柱固定,形成一个整体。拱杆弯成弧形,两端插入地中。拱杆下部无支柱的,用吊柱下端固定在纵杆上,上端支撑拱杆。也可以增加一排立柱成双排柱中棚。中棚主要用于耐寒绿叶菜的春季早熟栽培或供露地菜育苗用,也可作瓜果菜的春提早、秋延后栽培。在生产上,所谓的大棚实际上许多是中棚,是我们南方最普遍的一种类型。(三) 塑料大棚1、 竹木拱架塑料大棚:跨度8—14公尺,—,长50公尺左右,以3—6公分直径的竹竿为拱杆,每排拱杆由4—6根支柱支撑,-,立柱用水泥杆或木杆,-。拱杆下部无支柱的,采用吊柱方式支撑。拱杆上盖塑料薄膜,用8号线作压膜线。此棚结构简单,成木低,易推广,但遮光多,作业不便。2、 装配式镀锌钢管塑料薄膜大棚:跨度6—8公尺,-3公尺,长30-50公尺,、拉杆、立杆(两端棚头用),经镀锌可使用10年以上。大棚用卡具、套管连接棚杆组装成棚体,覆盖塑料薄膜用卡膜槽固定。上部盖一大块薄膜,两肩下盖1米高底脚围裙,便于扒缝放风。此种大棚骨架属于定型产品,规格统一,组装拆卸方便,棚内空间较大,无支柱,作业方便,光照充足,比较适用于南方菜区。二、 大棚的规划设计(一) 场址选择与规划:大棚的场址应选向阳、避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艮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周围无高大树木和建筑物遮荫。在建大棚群时,棚间距离宜保持2-,棚头间距离5—6公尺,才有利于通风换气和运输。(二) 大棚的规格与方向;南方大棚一般长30—50公尺,宽6—12公尺为宜。太长两头温差大,运输管理也不方便;太宽通风换气不度,也增加设计和建造的难度。—,大棚越高承受风荷越大,但大棚太低,棚面弧度小,易受风害,雨大时还会形成水兜,造成塌棚。大棚的方向很重要,南北延长的大棚受光均匀,适于春秋生产;东西延长的大棚冬季光照条件好。(三) 棚型与高距比:棚型与高跨比主要关系到大棚的稳固性。在一定风速下,流线型棚面弧度大,风速被削弱,抗风力就好些;而带肩大棚高跨比值小,弧度小,抗风力差。南方大棚高跨比值以。.3—。三、 大棚的建造方法主要山立柱、拱杆、薄膜、压杆或8号铁线组成。这种大棚的断面成遂道式,以纵向南北,棚长50-150公尺,棚宽13公尺左右为宜。(一) 埋设立柱:立柱选用6X8公分的水泥柱或5X8公分的木柱或竹竿皆可,,每排一般由4—6根立柱组成,中柱高出地面2公尺,,,—,每根立柱
蔬菜大棚建造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