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电影《我的 1919 》观后感本片描述上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 191 9 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为抗争列强, 喂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11 年中国推翻封建王朝满清帝国。 1919 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直接的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电影《我的 1919 》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 80 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 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能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 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
红色经典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