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青菜大棚种植建议书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青菜种植科技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青菜种植项日实施地点: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项目申报单位:刘官乡大黑村项目负责人:粟祥凯编制时间:二0—一-年四月十二日一、项目概要(一) 项1=1名称: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青菜种植(二) 项目建设地点: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三) 项1=1负责人:粟祥凯(三) 项1=1规模:10个青菜种植塑料大棚(四) 项1=1总投资:(五) 项1=1建设的主要内容:西秀区刘官乡大黑村距省会贵阳62公里、平坝18公里、距离安顺市区47公里,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气候适宜,拥有1000多亩的腐殖土,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土壤肥沃。无污染的天然环境,造就了我村生产的优质青菜清香可口,营养丰富,让人尝了赞不绝口,特别是加工后的腌制品更是让人I口I味无穷。大黑村采用蔬菜大棚种植青菜,依托大黑村1000多亩的腐殖土资源,发展反季节青菜种植°既能有效地利用好大黑村的土地资源,又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通过蔬菜大棚种植既能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又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种植业的经济、扩大生态效益。10个青菜大棚的种植项目实验成功后,可以通过大黑村青菜大棚种植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户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充分利用好1000亩天然优越的腐殖土土地资源。在1000亩的天然腐殖土上种植,10个大棚成本70000元左右,-次投入多年使用,每年收青菜80000多斤,,产值可达40000元,经传统的工艺加工后价值更高。青菜种植发挥带动作用并形成规模后,促使产业纵深发展,从根本上因地制宜盘活地方特色产业。引导刘官乡种植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种植产业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依托市场形成良好运作模式,逐渐形成青菜种植、加工、销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有效整合刘官乡大黑村的土地资源,发展绿色青菜种植模式,打造刘官乡又一精品特色。二、项目背景青菜是每户家庭所需常用菜,大黑的青菜生长在多种微量元素的腐殖土上,因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n其风味独特,特别是经过传统工艺加工腌制的成品更是让人I可味。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亩产5000-7000斤,但由于是单一季节集中上市,虽然为一种大众产品,达不到人们的日常所需。青菜是一种常用菜,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腌制品长期保存。它生长对营养物质没有专一性。但不同的土质却有不同的风味。传统模式的种植是日前种植青菜的现状,但是由于受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种植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品质差,加上一家一户分散种植,销售不畅,规模效益差,抗风险能力弱,附加值低。为了尽快适应刘官乡种植业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大黑村青菜业的特有资源优势,发挥大黑村天然腐质土地的作用,打出特色品牌,大黑村在刘官乡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西秀区农业局果蔬办的技术支撑和外出考察学习,广泛调查、论证,积极动员农户,发挥农户的主体能动作用,在2010年新农村建设青菜种植规模的基础上运用蔬菜大棚常年种植青菜,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形成青菜种植基地。本项目立足农村,利用现有的劳动力和有利的土地资源,在现代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条件下,引导农民走出传统种植的圈子,积极投身于种植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做好青菜种植这篇文章,依托农户的示范种植带动村民发展青菜种植业,以市场为导向、
大黑青菜大棚种植建议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