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doc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妊娠是妇女的一段特殊生理期,在孕晚期孕妇多项血液指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孕妇的凝血状态。凝血四项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这四项能准确反应妊娠期间孕妇的出凝血功能状况,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判断出血性疾病的检验指标\口\]。我院自2011年1月一2013年1月,对收治的80例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四项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年龄22〜39岁,平均(±)岁,孕周37〜40周,平均(±)周。选择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心、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凝血机制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近期未使用止血药物。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见表1。 本研究使用仪器为希森美康Ca500型血凝仪,随机配套试剂。,]/L枸椽酸钠溶液的专用试管,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9,立即颠倒混匀,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浆,贮存于-20°C冰箱待检。所有检测于采血后2h之内完成,每日质控均在质控范围内。。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P〈。2结果观察组妇女的PT、APTT、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正常机体内凝血与抗凝处于动态平衡。妇女在妊娠时期,特别是妊娠晚期体内的纤溶系统往往失去动态平衡,多种凝血因子(H、v、vn、训、IX、X)均不同程度地增加,-2倍;抗凝系统功能减弱,使孕妇机体内环境的凝血-抗凝血机制发生变化,处于高凝状态。这种状态属于机体生理性、保护性变化,且随孕周的增加而加剧。该状态有助于维持胎盘的完整性,也为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迅速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有效防止了产后大出血。但由于同时还存在抗凝、纤溶功能降低,在一些触发因素的作用下,易致组织损伤,组织凝血活酶类促凝物质进入血液,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增加了妊娠晚期孕妇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病理情况发生的可能\[2\],成为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因此,孕妇术前及产前凝血四项指标检测,是监测孕妇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可有效地分析孕妇妊娠期间出、凝血功能状况。 人类凝血系统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系统。PT、APTT、TT、Fib目前也是临床上采用的最为普遍的监测出血性疾病的常用指标,是外科手术前必查项目之一。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过筛试验,其时间长短反映了凝血因子II、V、VD、X及Fib的水平\[4\]。时间缩短多见于DIC早期和血栓性疾病,超过参考值3s为延长。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过筛试验,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VIII、IX、XI、XII因子状况的指标,也受因子I、II、V、X的影响,是监测肝素用量的首选指标。多见于因子II、V、VD、X、XI、XII和Fib缺乏,时间缩短多见于DIC、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延长10s以上即有临床意义。TT是

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