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输液外渗二、输液反应三、输血反应四、药物过敏性休克五、病人猝死六、病人发生误吸七、使用呼吸机中突然停电八、火灾九、封存病历一、静脉输液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一)、应急预案: 1、停止输液 2、报告 3、评估外渗药物及外渗部位。 4 、处理: 1 )血管收缩药外渗使用 5% 的 654-2 局部湿敷;酚妥拉明 10mg+ 生理盐水 10— 15ml 局部环敷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缺血缺氧。 2)阳离子药物(如钙剂氯化钾)外渗: 2% 的利多卡因 10-15ml+ 透明质酸酶 2000u 局部封闭以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吸收。 3 )强碱性药物外渗(如碳酸氢钠): 局部湿热敷;维生素 c或利多卡因 10-15ml+ 地塞米松 5-10m g 局部环封。 4)高渗性药物(脂肪乳、甘露醇、 50% 的葡萄糖等) 外渗: 湿热敷或利多卡因 10-15ml+ 地塞米松 5-10mg 局部环封; 50% 的硫酸镁溶液+地塞米松 5-10mg 局部湿敷至少 24小时。 5、重度外渗应多次封闭,轻度外渗(面积≤ 5cm )局部环封 1-2 次,两次间隔 6-8 小时;重度外渗(面积≥ 5cm ,甚至超过关节) 第一天局部环封 2-3 次,第二天 1-2 次,以后酌情处理。 6、抬高患肢 7、密切观察患肢 8、做好心理护理(二) 、处理程序:发现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药物输液→报告医生、护士长→了解药物种类、性质→评估药物外渗部位、面积、药物量→局部封闭→湿热敷→抬高患肢→记录处理过程→严密观察局部皮肤温度→破溃、感染应换药处理→加强心理疏导。二、输液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一) 应急预案 1、发生输液反应( 发热、寒战等), 应立即停止该药物输入, 保留静脉通道,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和护士长,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吸氧、保暖等处理措施。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性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气管插管。 4、监测、记录 5、高热时按高热常规护理 6、遵医嘱抽血及药物敏感试验 7、保留输液器和剩余药液,必要时送检或细菌培养 8、病人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药物及输液器具共同进行封存、送检。 9、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二) 处理程序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给药、吸氧就→地抢救→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保→留输液器和药液→有异议时按规定封存标本→送检检→报告相关职能科室。三、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一) 应急预
儿科新护士培训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