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doc浅谈“小学德育”教育楚州区流均镇合心小学潘加莹“德育”教育即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中占首要地位。纵观教育发展史,历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无不重视德育教育。如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孟子等,他们都把道德教育视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道德原则。“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也充分说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有德无才”之人不是一个健全的完人,而“有才无德”之人,不但不能为社会有所贡献,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危害和灾难。而学生道德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消失的身心发展,乃至今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甚至关系到他们的发展和前途。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别差异认真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多方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有助于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以言导德”,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阅历浅,知识少,对德育方面的内容几乎是一片空白,教师应充分为学生提供德育的理论知识。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社会所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教师还可利用发生在学生周围的浅显易懂的具体事例对学生正确引导和启发,以增强学生明辨是非和分清善恶的能力,达到"明理”。我曾带过一个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的道理,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以行培德",南北朝教育家颜之推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人处在少年时期,思想尚未定型,易受环境的感染。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作学校的表率。由于学生对周围人物的言谈举止常会暗自模仿,教师可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让学生借鉴和模仿榜样行为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社会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家长的言行与学生的择友。教师应和家长密切配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以行育德,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培育了好的品德。在以“爱心助残”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好思想。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他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残废人的怜悯,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
浅谈德育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