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卓越班) Software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 080611 学制: 4年培养目标: 遵照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办学指导精神,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指导原则,依托珠江三角洲地区软件行业发展特点,参照 IEEE-CS 和 ACM 200 5 学科教程知识体系( ESWBOK ) ,引进 CDIO 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模式, 特制订本培养计划。本专业通过多种方式的教育、教学和实践环节,按照“理论与实践并重、区域特色鲜明”的原则, 培养立志从事软件工程事业,具有基础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知识,具备工程软件设计、开发与管理能力,具有领域知识和软件理论方法工程转化能力,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具有团队精神和管理协调软件大型软件项目的领导潜质, 富于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高层次软件精英人才和软件产业领军人物,达到卓越软件工程师的知识与能力标准要求。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体系在工科基本课程基础上,设立专业基础、软件工程基础、特色专业方向 3个课程群,设立了智能软件、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系统、金融系统软件、无线网络和软件服务等 6 个特色专业方向。本专业强化企业学习过程, 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软件系统和软件项目设计、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管理技巧和领导潜质。培养要求: 卓越软件工程师应掌握软件基础理论和领域知识,具备软件项目设计、开发和管理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知识架构: 卓越软件工程师(设计型)应达到如下知识要求: KA. 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KB. 具有良好的软件项目质量控制和计算机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KC. 掌握从事软件设计和开发所需的相关数学、物理、电子、经济管理以及人文科学知识; KD. 掌握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软件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知识,了解软件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KE. 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 KF. 具有综合运用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独立地分析和设计软件项目的能力; KG. 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进行软件项目设计开发的能力,以及软件系统集成的基本能力; KH. 具有新软件技术应用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够处理软件系统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的基本能力; KI. 熟悉软件领域技术标准,以及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KJ. 具有良好的软件项目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一定的领袖潜质; KK. 具有应对软件系统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 KL.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能力; KM. 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力要求: CA. 自然科学基础与问题求解能力: CA1.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CA2. 数学方法及工具运用能力; CA3. 客观问题分析与求解能力; CA4. 人文科学知识; CA5. 软件基础理论; CB. 计算机基础知识: CB1. 计算机基础理论; CB2. 软件开发编程能力; CB3. 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能力; CC. 软件工程基础技术与能力: CC1. 软件项目分析设计能力; CC2. 软件项目开发能力; CC3. 软件项目管理能力; CC4. 软件项目过程控制能力; CC5. 软件项目测试能力; CC6. 软件系统集成能力; CC7. 软件项目质量控制能力; CD. 专业领域方向知识与研发能力: CD1. 专业领域分向基础知识; CD2. 专业领域分向现状及发展趋势; CD3. 专业领域分向开发能力; CD4. 专业领域分向问题提出与求解能力; CE. 企业项目实训实战能力: CE1. 实战项目开发能力; CE2. 实战项目过程管理能力; CE3. 实战项目沟通与评价能力; CF. 软件技术创新与创业能力: CF1. 软件技术更新跟踪能力; CF2. 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CF3. 软件成果展示能力(学术论文和竞赛); CF4. 自主产品研发与推广能力; CG. 领袖潜质与沟通交流能力: CG1. 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CG2. 项目管理能力,具备领袖潜质; CG3. 新软件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 CG4. 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CG5. 文档写作能力; CH. 创新与终身学习能力: CH1. 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 CH2. 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CH3. 了解软件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CH4. 熟悉软件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CI. 人文和环境保护意识: CI1. 具备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CI2. 具备安全意识,强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CI3. 具有应对软件系统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素质要求: QA. 志存高远、意志坚强——以传承文
【理工大学培养计划】软件学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