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6 闻一闻 尝一尝》 青岛版 (1).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6、《闻一闻尝一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鼻子是我们的嗅觉器官,舌头是我们的味觉器官;鼻子可以分辨多种气味,舌头可以尝出多种味道。2、能利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水果的形态特征并能用语言初步描述这些特征。3、能围绕“观察水果”这一主题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水果。教学重点:知道鼻子是我们的嗅觉器官,舌头是我们的味觉器官;鼻子可以分辨多种气味,舌头可以尝出多种味道。教学难点:能利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水果的形态特征并能用语言初步描述这些特征。课前活动分组:张衡组,仲景组,冲之组,道元组,思邈组。老师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的名字作为小组的名称,是希望大家向这些科学家一样,刻苦,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家课后可以通过网上查阅和图书阅读来了解更多关于他们的知识。检查实验器材:托盘,纸杯,镜子,纸巾,小桶,卫生筷,猕猴桃、香蕉、桂圆、芒果、苹果,果盘,小叉子,自己的喝水杯。3、课堂要求:动脑思考,积极发言。认真听讲,虚心倾听。注意安全,听从指令。团结协作,争取优胜。【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课,不仅需要科学榜样的引领,也需要科学规范的指导。用科学家的名字作为小组的名称,既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为学生打开了科学探索之门。检查实验器材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科学态度,课堂具体要求以儿歌形式呈现,能向学生渗透科学课堂常规要求,让学生在科学课上善思善言,安全规范,团结向上。】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1、旧知搭桥--看、听、摸师:(展示两杯液体)你知道哪一杯是酱油,哪一杯是牛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褐色的是酱油,白色的是牛奶,没有颜色的是盐水。师:你怎么知道的?生:用眼睛看颜色。师:用眼睛看颜色,我们就能区别开。(张贴图片和板贴)师:(播放钢琴和小提琴乐曲)你知道了什么?生:第一个是钢琴,第二个是敲鼓。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听出来的师:用耳朵听声音,我们知道了乐器的种类。(张贴图片和板贴)师:一杯温水,一杯凉水,怎样区别开?谁来试试?其他同学仔细看。(一生上讲台摸一摸并说出答案)师:他是怎么知道的?生:用手摸一摸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2、新疑铺路--闻和尝师:老师还需要大家帮个忙。不打开盒子,你怎么知道盒子里有什么?能看到吗?听听试试?摸一摸呢?都不行,这个盒子又不能打开,怎么办呢?生:(上讲台,透过小洞闻了闻)是姜。味道很呛!师:他是什么方法知道里面是姜的?生:用鼻子闻了闻。师:(张贴图片和板贴)你们都相信他的说法吗?师:科学研究,既要有办法,也要学会问到底。这位同学说是姜,我们依然需要验证一下。(打开验证)师:真的是姜。用鼻子闻一闻气味,也是收集信息的一种好方法。感谢你给大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这块蛋糕奖励给你。蛋糕什么味道?生:(吃一口蛋糕)甜的。师:蛋糕是甜的,他是怎么知道的?生:用嘴尝的。生:用舌头尝的。师:其实,我们是用舌头尝味道的。(板贴)这一节课,咱们就来学习“闻一闻尝一尝”(板贴)【设计意图:看、听、摸是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观察方法,通过你知道吗?你怎么知道?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官去观察物体,从而引入本节课题:除了看、听、摸可以认识事物,还可以通过闻一闻,尝一尝的方法获得更多的信息。】二、合作探究1、活动一:观察鼻子、舌头师:要想研究闻一闻,尝一尝,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鼻子和舌头。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6 闻一闻 尝一尝》 青岛版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0377****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