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风俗生育诞生旧时,生过孩子3天,要带着红鸡蛋向外婆报喜,生了女孩拿99个,生了男孩要拿100个,旧社会认为生男孩子美满十足,女孩缺一个则是美中不足的意思。娘家招待吃饭,把喜蛋分送给至亲好友、街坊邻居,使他们知道,要好的就一齐送礼道喜。对夫妻双方或婆家的朋友,也散红鸡蛋,有所谓“吃了红鸡蛋,才把礼来办”的说法。生男孩给5~9个,生女孩的送6~10个,意即“九子十成”,取其吉庆之意,清末民初还有做“饼汤会”的习俗。生了孩子12天,娘家要送“奶糖礼”,送些鸡、鱼、肉、蛋四色礼,或送红糖、挂面、馓子,便于孩子妈妈好下奶。同时,娘家做好婴孩衣服鞋帽送去,如单夹衣、棉袄、棉裤、包被、披风、袜子、虎头鞋,有的则做连腿装,即棉裤连鞋缝在一起的“一脚蹬”,有钱的人家给婴儿送成套的衣物,有时要送到够孩子12岁穿的。同时亲朋也给产妇送礼。现在,娘家送“奶糖礼”和染红鸡蛋散给送礼之亲朋的风俗,至今犹存。满月到了满月,大户人家则散发请帖,上写“某年某月某日午时申刻为小儿弄璋之喜(或小女弄瓦之喜),敬备喜酌,恭酬光临”等字样,中等人家则派人通知,酬请送礼宾客。主人在请客人之前用红纸包几个红鸡蛋,临上饭时送给客人。满月之日,娘家去人要送老母鸡、鸡蛋等给女儿滋补身体,并接闺女和孩子回家住,一般是娘家哥哥或弟弟去接,这叫做“挪尿窝子”,规定是男孩28天,女孩30天接。接回娘家住一天,第二天再住婆家。抓周婴儿周岁时举行抓周,在桌上放着很多物品,如笔墨纸砚、刀箭棍棒、胭脂花粉及玩具、糖果等,罗列满桌,让婴孩自抓,看婴孩抓住那件东西,以占卜小孩未来的志向和前途,此谓抓周,此俗现已不存,即使偶尔为之,也是游戏性质。开锁与改襟生了小孩子,爹妈怕他活不大,就给他戴上银锁,意思是用锁锁住,孩子不会跑掉。锁叫长命锁(亦名百岁锁),用银子打制,用银链绕在脖子上,放在胸前,等到12岁才能开锁,并烧香磕头,12岁已过,意味着120岁了,就能长命百岁。同时,给孩子起个能“系住命”的名字,如“拴柱”之类,意思拴上就跑不掉了。或者干脆起个最下贱的小名,如“狗孜”,取其物贱易长易活之意。娇惯的男孩子,出世后,在头的后部,留一撮头发任其生长,要长到12岁才能剪掉,留下的这撮头发,名为“爹爹拽”或“奶奶拽”。也有的小孩在12岁以前,穿左襟,到12岁由外婆或其他人改做右襟,叫“改襟”。扎耳朵眼妇女为了装饰,戴上耳环、耳坠等,双耳下部需要扎眼,以便戴耳环。娇养的小男孩,有的爹妈也在孩子的左耳上扎眼,单戴一个耳环,意思表示和女孩一样看待、容易生长。过继本人年老没有儿子,而自己的弟兄或同宗的弟兄因为子女多,抱一个儿子过门,作为自己的孩子,和本人一起生活,经双方同意,立字为凭,这种情况为“过继”。过去本地有钱人家办理此事往往盛乎其事,双方写过继书,还要有中人做保,写明某某之子过继给某某,保证看待如亲子,财产有继承权等,然后还要办酒席,亲友长辈都要请到。
蚌埠风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