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单元跨越代沟第一课走进父母第1课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包括感受父母恩情和学会孝敬父母两个层次。第一层次: 感受父母恩情。分析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我们应深深地感恩和孝敬父母,教材从孟郊的《游子吟》开始, 引导学生回顾成长的道路, 结合亲情故事, 体会父母抚养教育自己的艰辛,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父母的深切关爱,引导学生不能忘怀父母的养育之恩,深深地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第二层次:如何孝敬父母。教材结合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关于“孝”的论述,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敬父母, 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体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关心帮助父母,赡养父母。【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 体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 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所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增强家庭责任感。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多种方式关爱父母。知识目标: 理解父母对子女无私、伟大的爱, 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现代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懂得如何孝敬父母。【教学重点难点】孝敬父母是教学重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能够感悟到父母赋予自己生命,教育自己做人,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 但是多数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现实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 具体怎样去做却是很多学生所欠缺的,因此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将孝敬父母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感受父母恩情是教学难点。八年级学生正值青春期, 不少学生出现“逆反”心理, 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会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心怀感恩父母之情,这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八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建议】 1 .导入方式一:播放歌曲《天亮了》,创设氛围,并介绍这首歌创作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说说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再由老师展示出创作这首歌曲的真实背景资料。这里让学生谈感想, 主要是让学生感悟这首歌中表达的父母对子女那份深切不舍的爱,感悟父母为了子女甘愿付出生命的伟大之爱。方式二:让学生首先阅读和感受教材中的《游子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这种浓浓的思念之情、感激之情。 2 .第一层次:感受父母恩情第一步:学生回顾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历程(幼儿园、小学和中学) ,父母曾给予的无私奉献和关爱有哪些?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父母赋予自己生命、教给自己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对自己的无私恩情, 教育学生要心怀感恩之心, 感恩父 2 母。第二步:播放视频 2009 年《感动中凡家庭中的不平凡的事情,引导学生感悟母爱的伟大,明确父母对子女无私、伟大的爱。第三步: 请同学与大家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歌颂和描写父母对子女之爱的感人文章、歌曲、故事(教师可以适时补充)。学生小组交流展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明确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知道不能忘怀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第四步: 展示《中华二十四孝故事》的相关资料。请学生讲述其中的 1-2 个典故( 如闵子骞芦衣顺母、扇枕温衾、怀橘遗亲、郯子鹿乳奉亲等)。通过学生对故事的讲述,让学生知道我国从古至今就有孝敬父母的典范事迹,以及“万善孝为先”“孝悌为人之本”的道理,明确孝敬父母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五步:展示 2009 年 10月 13 日中国经济网新闻:服装店招聘启事首先要求孝敬父母的图片和材料, 如今国家和社会重视什么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孝经》的部分内容、相关法律条文点拨)让学生明确在现代社会,孝敬父母同样是基本的道德规范,而且还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3 .第二层次:学会孝敬父母引导学生认识到,对父母的孝敬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方式一:学生阅读教科书 P4 的材料并思考,谈感悟。如果你是作者,会有何感想?怎样做才能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我”的内心感受, 体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母亲对“我”的牵挂,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爱, 承接第一层次内容, 相互呼应。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开始,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几种情景(如: 家庭困难的同学, 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 要求父母为自己购买耐克运动鞋;某同学不好好学习,破坏学校纪律;父母生病了等) ,让学生探究现实生活中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通过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探究出今后改进的具体方法,做到感激、尊敬和体谅父母,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与父母之间保持亲密融洽的关系。最后,结合自身的一些表现,反思自己与父母相处中的不足之处(如顶嘴、惹父母生气等
八思教案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