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与对策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管1143班罗贤达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20世纪末为例,1990年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为447、4亿元,1995年则达2463、9亿元,到2000年又达到了4133、5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大体上10年翻了三番。九五期间海洋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0、9%,快于同期世界总体发展速度,也快于同期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低效及环境污染等,不利于海洋经济的良性发展。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就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占地球面积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因此,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特点,分析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资源概述根据海洋的开发利用情况,可以将海洋资源可以分为六大类:海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的能资源、海洋可再生能资源、海洋生物与基因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水中淡水资源就是非常丰富的,其中97%以上就是淡水,如果我们能从中把淡水提出来,可以解决人类社会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海水中除了淡水资源外,还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如食盐、钾、碘、溴、镁、铀,都可以从海水里面提取。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多个海底油气田,几乎遍及全球每个大陆的边缘区,产值仅次于石油的就是海滨砂矿,其中包括主要的贵重金属及宝石砂矿,如金、铂族金属、金刚石、铁砂、锡砂、金红石、钛铁矿等。此外,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与含金属泥质沉积物。其中以太平洋锰结核矿品位最高,储量最大。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开发利用技术日趋成熟,可以部分代替煤与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也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污染。还有海洋的潮汐能、海浪能、温度差能、盐度差能等,可称为海洋的可再生资源。世界上的海洋生物大概有20万种,其中植物大概占2万多种,另有18万多种动物,包括1600多种鱼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捕捞与采集海产品。现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渔具、渔船、探鱼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海洋捕捞能力。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海洋每年可以产出3*109吨水产品,足够3*1010人食用。据初步核算,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等于全球所有耕地提供农产品的1000倍。海洋空间资源主要用于海洋交通运输、港口建设、临港工业、滩涂开发、沿岸与近海的开发利用、海底通讯与管道输运、旅游与休闲等方面。此外,还有建设临港工业制造基地、加工基地与仓储基地,或建造海洋重大基础设施(如跨海桥梁、海上机场与城市)等。另外,海底空间可铺设管道(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缆线(动力输电缆、通讯电缆、数字通讯光缆)等。二、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根据《联台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与我国政府的主张,我国可以管辖的
海洋与环境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