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内分泌科中医特色诊疗项目..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一、针刺疗法二、灸法三、耳穴压豆四、中药熏洗五、中药灌肠六、中药坐浴七、中药敷贴八、推拿疗法一、针刺疗法: 概述:针刺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可根据病情选择体针、耳针、穴位注射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针刺通过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整,一方面可提高机体的防卫、抗病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针刺实现对其他器官功能调节的途径之一。针刺对内分泌系统的调整,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系统完成的,同时也可通过各内分泌腺之间的反馈作用来实现。操作方法: 包括基本手法、辅助手法、补泻手法。选穴方法:直接观察法、压痛点探查法,压籽法。常用处方: ①体针选穴: 主穴:脾俞、膈俞、足三里。配穴:多饮烦渴加肺俞、意舍、承浆;多食易饥、便秘加胃俞、丰隆;多尿、腰疼、耳鸣加肾俞、关元、复溜;神倦乏力、少气懒言、腹泻加胃俞、三阴交、阴陵泉等。针刺方法以针刺得气为指标。当患者对针刺有较强反应时,则留针 15 分钟,出针前重复运针一次再指压。胰俞为治疗上、中、下三消经验穴。针刺方法为补泻兼施,留针 20~ 30分钟,隔日 1次, 10 次为一疗程。尿糖阳性者,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合并高血压脑病者,取百会、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并发坏疽者,取曲池、足三里、八风、三阴交;有视网膜病者,取承泣、四白、巨髎、三阴交、足三里、内庭;局部坏疽,创口经久不愈,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肾俞、脾俞等,用灸法。②耳针选穴常用处方: 主穴为胰、胆、肝、肾、缘中、屏间、交感、下屏尖。配穴为三焦、渴点、饥点。根据主证及辨证分型,每次选穴 5~6个。针法:捻转法运针 1分钟,留针 1~2小时,留针期间每 30分钟行针 1次。隔日1次, 两耳交替, 10次为 1疗程。耳针常用穴为内分泌。多饮加肺、渴点;多食加胃;多尿加肾、膀胱。中等刺激,留针 15分,也可埋针。隔两天换 1次。③穴位注射疗法取双血海、曲池,用盐酸苯海拉明 50mg/mL 、维生素 B1 50mg/2mL 、注射用水 5mL ,每穴注药 2mL 。隔日 1次, 5次为 1疗程。外阴、肛门瘙痒取长强穴注射。二、灸法概述: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腧穴上烧灼、温熨等,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灸法通过艾绒对相关穴位的温热刺激增加了胰岛细胞受体对葡萄糖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加快了血糖的利用和转化从而控制了血糖的升高,并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而发挥作用。操作方法:操作时将艾柱置于穴位上点燃,每穴灸治 5—10壮,每次选用 6 个穴,以上各穴交替使用。每日治疗 1次, 15d为1疗程。选穴方法:灸法常用取穴法为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传统特效穴、临床经验穴、天人相应穴、病理反应穴。常用处方:气海、关元、三阴交、阴陵泉、太溪、肾俞、命门、脾俞、中极、复溜、足三里。三、耳穴压豆概述: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耳穴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作用:耳穴压豆法适用于治疗内分泌科多种疾病,不仅用于治疗许多功能性疾病,而且对一部分器质性疾病,也有一

内分泌科中医特色诊疗项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