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存善念阅读答案常存善念胡小艳①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②善良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品质和财富。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无恶的。但是随着生命的成长和延续,人的心性会不断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双重影响和冲击,“善”便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自身的修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巩固。③万行无不起于念,善有善念,恶有恶念,正邪亦如此。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是否善良常常取决于自身是否心存善念。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善念,对修身具有重要的作用。存善念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常存善念必然会促使其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④善念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善念要有正确的善恶观,正本才能清源,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区别善恶,择而往之;善念还要有崇高的信念,乐于追求真善美,才能将之扎根脑海长存于心。要做到常存善念,还需要经常反思自省,对于自己的思想和心灵进行经常性的锄草和施肥,去恶扬善,唯善是举。做到了常存善念,便可以乐善不倦,以善为宝,嫉恶如仇,从善如流。⑤如果我们把道德和灵魂喻成一棵大树,存善念,便是这棵大树深扎于人生土壤的根系,行善举便是这棵大树的枝叶。要让道德和灵魂的大树枝繁叶茂日益葱茏,则必须常之以往。⑥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人一时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偶尔为之的行善之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能轻易做到,持之以恒的多行善举却难能可贵。多行善举,要求我们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细微处入手,从身边点滴做起。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书生赴京赶考,恰逢一场大雨之后,书生行路至一山脚,看到一群觅食的蚂蚁被雨水冲刷成的一条小溪沟阻断去路。书生顺手从路边拣来一根枯枝架在小溪沟之上,让蚂蚁顺利通过。考试完毕,考官在给书生阅卷时,发现有一字缺少一笔,于是提笔准备判误,却发现那一笔被补上了,仔细一看,原来那一笔是由一排蚂蚁组成的。考官拂去蚂蚁,欲再判之时却发现蚂蚁不知什么时候又将那缺少的一笔给补上了,反复几次都是如此。考官惊奇地叹道,考场之内哪里会有蚂蚁,怎会如此凑巧,看来这确是天意。于是差点因一笔之差与状元失之交臂的书生获得状元头衔,入朝为官,造福一方百
常存善念阅读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