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关键词】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在急诊科的护士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如果在护理操作和抢救病人过程中,不注意个人防护,那么发生职业暴露的机率就很大。通过各种措施加强防护,保证护士的安全和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面对的重要课题,现就职业暴露的因素和防护进行阐述,以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制定措施,减少职业损伤。 1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分类 ,在抢救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种锐器,而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锐器伤发生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较高。此外,急诊科护士在应用除颤仪、洗胃机抢救病人时,如操作不慎或设备老化,可引起电击伤、电灼伤的危险。 ,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具有杀伤或抑制作用。在化疗操作中,注射器稀释药物,排气、换水、拔针等操作都能造成皮肤接触或吸入化疗药物,具有致癌、致畸等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 、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我国每年发生的传染性疾病,多数是呼吸道传播。急诊科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会经常接触各种抢救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被污染的机率相当高,HBV、HCV、HIV是最具威胁的,给急诊科护士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意外伤害以及死亡的包围中,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得不到患者家属的理解,甚至遭到谩骂和危险,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和工作行为。 2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损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尽量减少或避免因不重视、不细心所致的伤害。 ,针头使用后禁止套上针帽,禁止直接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操作中针头不要对着别人和自己,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后,将头皮针立即放入利器盒内。在接触经血液传染的病人时,一旦发生针刺伤,一定要严格进行清创、消毒、登记。要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和正确操作方法,并定时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更换陈旧和性能不良的仪器,以确保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护士在配药前,应洗手,戴好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割安瓿时使用纱布围绕安瓿颈部。溶解药物时,应沿瓶壁缓慢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