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学习目标列出隔离的种类能辨别传染病病房清洁区、污染区、潜污染区能对传染病病房常见物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历史与现状已消灭: 天花、麻风、脊髓灰质炎基本控制:鼠疫、霍乱、结核病、血吸虫病正流行:肝炎、出血热、登革热新出现: 军团病、艾滋病、疯牛病、埃拨拉出血热、人高致病性禽流感、 SARS 传染病分类: 甲类2种;乙类 25种;丙类1 1种( 手足口) 200 9年传染病疫情通报共报告: 5898415 例,死亡 15267 人,死亡率为 万与2008 年比: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上升 % AIDS 、HCV 和梅毒发病数分别上升 % 、% % 发病前五位的病种(占总数的 % ):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甲型H1N1 流感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占死亡 % ): AIDS 、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甲型 H1N1 流感传染病传播方式?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如:麻疹、肺结核、水痘?飞沫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5 μm),短距离(l m 内)如: 如百日咳、白喉、流感、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接触传播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感染链: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隔 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2009 年12月1日实施的《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传染病房区域划分清洁区: 未被病原体污染:值班室、卫生间、会议室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室等潜在污染区: 可能被污染:内走廊、医护办公室、治疗室污染区: 直接或间接污染的地区:病室、出入院处、置室、外走廊两通道: 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缓冲间: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负压病区: 负压病区排出的空气确保对环境无害隔离的发展和分类? 1877 年:传染病人隔离的策略和技术( 4种) ? 1970 年:疾病分类预防隔离技术( A系统) ? 1983 年:按病预防隔离( B系统) ? 1985 年:普遍预防? 1987 年:身体物质隔离? 1996 年:标准预防、飞沫隔离、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标准预防概念: 针对所有住院病人,不论其诊断如何,视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完整的皮肤及粘膜等均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应当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阻断传播途径预防是关键!
消毒隔离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