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庄的秘密夏日的闷热是铺天盖地的,像大海的浪,一波接一波,向你涌来。即便清晨,明晃晃的阳光刺得人眼生痛。光线似乎能穿透巨大的障碍物,背阴面与向阳面的过渡不甚明显,连树丛中洒落的阳光都是成团成块的。我向来怕热。这样的日子,我把四周的门窗全部关住,拉上窗帘,房间里顿时暗乎乎的。我以为只要挡住了阳光就能挡住酷热,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热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真得感谢发明空调的人,我把自己关在暗沉沉的书房里,空调在一个不到十平方的空间里驱赶暑气,点一盏灯,不太亮,我给自己营造一个凉爽的区域。在小小的空间里,我把清晨变成黄昏。时间一久,烦躁的情绪悄悄潜了上来,它从心底诞生,不断蔓延,书房已经容纳不了,似要炸裂。晚饭一过,我就迫不及待地下楼,地面湿漉漉的,不知什么时候下的雨。这雨不大,只有地面的水洼和树上的水珠才证明确实下过了雨,而且就在不久前。这雨丝毫改变不了大地的燥热,暖湿的气流把烤晒了一天的热量全部蒸腾上来,我漫无目的地向山那边行去。山那边有湖,湖中有一长堤,堤上垂柳依依,湖面清波荡漾,远处山色青黛,一轮红日正缓缓下沉。四周骤然空旷起来,我打开车窗,习习湖风迎面扑来,郁结着的焦虑顿时消退。其实温度并没有下降多少,境由心造,我却觉得凉快了许多。湖是杜湖,古称杜若湖。“杜若”是一个很美的词,像女子的名字。不知道这样的湖名为什么不传于世,而只留下了一个“杜”字。堤叫半湖塘,不知建于何时。一端通往一个很小的村庄,村庄呼作瓦窑头。只闻其名,便可猜测其意。是的,村落周围窑厂林立,湖泥是砖瓦的上好材料,山上的灌木是窑洞的上等柴火,高耸的烟囱终年烟雾袅绕。那些光脚赤背的泥工们在一排排堆放整齐的泥砖前穿梭着,古铜色的皮肤,挂满了晶莹的汗珠,这是一副千古不变的画卷。时间的概念已经混乱,在这里,可以是秦汉,也可以是唐宋。那些改朝换代的场面,也到处闪烁着这样的古铜色,这是历史的色泽。因为造一条通往城市的道路,村子里的许多村民已经搬走,山路显得尤其寂静。一个陡坡下去,前面是个三叉路口,一叉通向小山的更深处——小岷岙,岙是江浙沿海一带对山间平地的称呼。另一叉路通向另一个窑厂——上林湖越窑。我好生奇怪,盛大而辉煌的越窑炉火早灭,瓷片冰冷,而粗糙简陋的砖窑却千年温热。盛极而衰,这是历史的宿命,千年一晃而过。我正犹豫该往哪里走的时候,一座山庄出现了。我知道,这是杜湖山庄。奇怪的是杜湖山庄面临的却是白洋湖,白洋湖简称白湖,所以杜湖山庄其实更应该是白湖山庄。但白湖音同白狐,白狐在国人心中不单纯是狐的一个品种,它更近仙似妖。山庄本在山脚下,倘若再取这样的一个名字,怕是飘渺鬼魅起来了。对于白狐,传统文化大多赋予它们善良而美好的品质,世人对白狐的心态是矛盾的,既有点渴望又有点恐惧,白狐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显得魅力无穷。杜湖山庄已经是一座颓废了的山庄,这是我早就知道的事情。山庄沿湖而筑,依山傍水围起几百亩土地,围住了那一片湖光山色,围住了那一片青翠苍黛。五座淡黄琼楼曲折相连,面湖而立,顿有超尘脱俗之感。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没落,眼前的粼粼水波如同惨淡的微笑,又像自嘲,或是致歉。落日艳红,红是一种暖色调,红艳之极,突然失去了温度。西空碧透,目穷天外,心也空旷了。心头一颤,寂寞开始蔓延。这寂寞似水;柔柔的,这寂寞似风,轻轻的。你其实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柔弱而敏感,但它分明很强大,在你内心一声叹息的时候,
高中语文阅读素材:散文阅读:一座山庄的秘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