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实践作业题目: 从布列斯特到钓鱼岛作业完成背景: 201 2年12月25 日本人在宿舍观看反映二战苏德战场的电影《布列斯特要塞》,由此联想到中日钓鱼岛问题。美国在大选后便积极支持日本, 宣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并承认日对钓鱼岛拥有管辖权。而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属于日本右翼势力, 典型鹰派人物,一上台就安倍晋三就钓鱼岛向美表态:一厘米土地都不让内。中国新领导人也表示强硬立场。在此背景下,中日矛盾很有可能升级, 由此引发战争,并波及多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正文: 当前中日两状态, 但是钓鱼岛问题持续升级使两国一度处于战争边缘。有分析人士称, 若中日开战, 这很有可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因此钓鱼岛问题的未来走向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第二次世界战争苏德双方的一系列战争。 1941 年6月 22 日拂晓,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领导下, 奋起展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进入新阶段。德军侵苏标志着欧洲东方战线的开辟, 苏德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双方的军事行动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先后实施了八个战局。德军进攻阶段: 德军发动战略进攻, 苏军实施退却和战略防御( 1941 年6 月~ 1942 年1 1 月)其间包括 1941 年夏秋战局、 1941 ~ 1942 年冬季战局和 1942 年夏秋战局。战争爆发后,德军凭借其突然袭击、武器装备占有优势、军队预先集结并具有较丰富的作战经验等因素,利用苏联判断失误、思想麻痹、戒备不足等弱点, 一举突破苏军防御,仅3 个星期即在苏联境内西北方向推进 400 ~ 450 公里, 西方向推进 450 ~ 600 公里, 西南方向推进 300 ~ 350 公里,夺占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全部, 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部, 侵入俄罗斯西部各州, 进抵列宁格勒远接近地,威胁斯摩棱斯克和基辅。战争转折阶段: 苏军展开战略反攻,德军转入全面防御,战争发生根本转折( 1942. 11~ )其间包括 1942 ~ 1943 年冬季战局和 1943 年夏秋战局。苏联反攻阶段: 苏军全面展开战略进攻,德军节节溃败,法西斯德国彻底覆灭( 194 ~ ) 其间包括 1943 ~ 1944 年冬季战局、 1944 年夏秋战局和 1945 年欧洲战局。战争结果: 苏联反抗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侵略的战争,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和战后军事学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战争中, 德国将其大部兵力和资源投入苏德战场。德国及其盟国共有 607 个师被击溃和消灭, 约占德军及其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作战师的 % 以上;德军损失达 1000 万人, 约占其在大战中人员损失的 80% ; 75% 以上的武器装备被苏军击毁或缴获。苏联为打败德国付出惨重代价,亡 2700 万人, 其中军人 866 万人;数千城市和村镇变成废墟,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遭到空前破坏和洗劫。苏联以重大代价换来了胜利, 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德国和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出重大贡献。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体会当时的状况, 我观看了一部关于二战苏德战场的电影《布列斯特要塞》。布列斯特要塞建成于 19 世纪中期,位
军事理论实践作业论文.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