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乡镇合并后的国有资产管理.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乡镇合并后的国有资产管理.doc浅谈乡镇合并后的国有资产管理2001年,华县并乡建镇,全县由19个乡镇合并成14个乡镇,撤销了5个乡(华州乡、少华乡、圣山乡、东赵乡、侯坊乡),将华州乡、城关镇合并成华州镇,少华乡、莲花寺镇合并成莲花寺镇,圣山乡、高塘镇合并成高塘镇,东赵乡、瓜坡镇合并成瓜坡镇,侯坊乡、辛庄乡合并成辛庄乡。2011年,华县从11个乡镇合并为10个镇,撤并乡级建制。并乡建镇后全县有建制镇10个(华州镇、杏林镇、赤水镇、高塘镇、大明镇、瓜坡镇、莲花寺镇、柳枝镇、下庙镇、金堆镇)。合并过程中部分乡镇政府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疏于管理、核实不规范、账实不符等问题。为防止乡镇政府固定资产流失,维护其安全和完整,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目前乡镇政府固定资产管理现状1、乡镇合并后固定资产登记不全或者台账不清,特别是合并的4个乡镇由于办公地点使用变更,原办公地点办公用品登记不清,管理混乱。部分乡镇只登记金额,不登记规格数量。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后账面只记金额,没有反映规格数量,使实物和单价不能对应,不便于资产管理。2、 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不规范。部分乡镇账务处理上只登记费用支出,不登记固定资产。单位购买新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只记购置支出而未记入固定资产账,特别是相关部门无偿配置给乡镇的固定资产,不作任何账务处理,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产权不清。3、 固定资产购置程序不规范。乡镇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发票上所反映的数量、金额与实际不符。部分乡镇采用现金支付方式购置固定资产时,因金额超出现金支付的规定限额,为逃避审计和财政监督,乡镇便对单件固定资产开具两张以上票据,按费用作账务处理,未登记固定资产账,给资产管理埋下隐患。4、 固定资产入账滞后。有的乡镇对新建、改建基本建设工程,已使用多年,迟迟不入账,只是将新建、改建、扩建发生的费用列入支出,形成有物无账,资产游离于账外,失去控制。5、固定资产处置没有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在乡镇合并以后部分乡镇不履行处置报批程序,擅自出售、出租和转让,处置后不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实。二、目前乡镇政府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存在问题近年来,县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从乡镇合并以来乡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来看,也暴露出了管理上的一些弊端和缺陷,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已显现出来。1、体制不顺,职责不清。按照国家的管理体制,国有资产为国家统一所有,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进行分级管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难以真正有效地实施债权明确的岀资人管理职能。国有资产监管实际分散在若干部门,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以及给后续管理带来了历史遗留问题。2、制度缺失,执行乏力。现在我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主要依据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华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意见》,但在操作中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和运营。有的单位对拆迁、报废、调出甚至出租的资产不报批、不核减;部分单位运用国有资产取得资产收益,但未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非税收改革的要求实行收支两条线,将其收入未缴入财政,直接用于单位的日常开支和职工福利,甚至有的单位存在着国有资产收益分配个人化,在资产使用环节缺乏了有效的监督机制。3、机构不明,管理粗放。我县国有资产管理虽

浅谈乡镇合并后的国有资产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