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痒”总在你挠的旁边.docx“痒痒”总在你挠的旁边一后背痒痒,你给挠挠。左肩胛骨的右上方。对,对,就那里。嗯。真舒服。唉,不对,再左一点儿。对,对,就那里,挠挠。再左一点儿……痒痒在捉迷藏,刚刚抓住它,它又悄悄地躲了,不远不近,就在你刚刚抓住它的附近。痒痒在捉迷藏,还很沉迷执著、不离不弃。再左一点儿,再左一点儿,再上一点儿,直至整个后背——你能拓展的最大的领域。二突然,你就笑了。因为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那个小孩子们都听过的故事:一位老爷爷,捞到一条金鱼。金鱼说:“老爷爷,你放了我吧,我能实现你的愿望。”从此,老爷爷的老婆“后背”就开始“痒痒”了。“你这个傻瓜,怎么什么都不要,给金鱼要只木盆,我们那只已经破得不成样啦。”木盆果真就有了,“痒”处找对了,也挠了。但是,就在还没有察觉的时候,“痒痒”却转移了。“你真是个老糊涂!木盆能值几个钱?给金鱼要座木房子。”木房子果真也有了。“痒痒”又跑了。“你这傻瓜,你只要了座木房子!去给金鱼说,我要做世袭的贵妇人。”……直至女皇……直至海上女霸王……直至那个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结果。“痒痒”总在你手的旁边,似乎触手即达的地方,不会遥不可及:最初只是一只新木盆,不会上来就要做海上女霸王,以至于激怒具有魔力的金鱼。“痒痒”总在转移和扩张,起初只是肩胛骨旁边的那一点;后来转移、蔓延,直至弥漫了整个后背。一只木盆会演变成海上女霸王。三小时候,姥姥让给她挠后背,每次都会说:挠痒痒不能起头,一起头,后背哪都痒。痒痒不能挠,越挠越痒。所以,有个成语叫做:得陇望蜀。所以,有句俗话叫做: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所以,同学的孩子被保送上了南开大学,我羡慕不已,唠叨得自家孩子把QQ签名都换成了:从小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孩子”。但是,那位同学却心有不甘地说,如果孩子坚持考一下,也许可以上清华、北大的。但是,孩子却不想考了。所以,朋友在单位有钱且有闲。一日喝茶,她却抱怨出一堆的不满:论年限按贡献,自己早该是什么什么了,领导却怎么怎么样,以至
“痒痒”总在你挠的旁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