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电影剪辑对电视电影创作的作用如果说编剧创作的文学剧本是电影创作过程中的一度创作,导演根据文学剧本将文字形象转化为影片视听语言,从写出分镜头剧本到领导摄影、美工、录音、演员等部门通力合作,完成前期摄制的艺术创作是电影创作过程中的二度创作,那么剪辑工作则是整个电影生产过程中的三度创作。就一部影视作品而言,蒙太奇诞生于文学剧本构思时,体现于分镜头剧本中,定稿于剪辑台上。电影的一度创作,是编剧对文学剧本的创作。剧本为电影的摄制提供了文学蓝本,同时又为影片的影视语言奠定了基础。电视电影《长生殿》剧本由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刘连开教授撰写。剧本以洪昇所作《沉香亭》《舞霓裳》到《长生殿》的这一创作过程为剧情发展主线,生动反映了洪昇才气横溢且玩世不恭,却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并通过这一性格特征的描写,充分诠释了洪昇坎坷多舛的悲壮一生。影片的主要人物一共是6位。分别是:洪昇,国子监太学生,风流倜傥,酷爱昆曲;邓小玲,杭州名伶,家事悲凉,一个给予洪昇创作灵感与激情的绝色女优;康熙帝,一位有城府、性格复杂且酷爱昆曲的人物;佟贵妃,康熙的表妹与妃子,临死前被康熙册封为皇后;高士奇,康熙的宠臣;赵班主,民间戏班的班主。剧情从一枚簪子开始,洪昇邂逅了一个充分给予他创作灵感的女子——邓小玲。随着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变化他们由合而分,由分而合。在此期间,洪昇自己对历史、爱情和人生有了新的见解。他的传奇大作《长生殿》也经过“三易稿而始成”。第一稿《沉香亭》。洪昇通过李白的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第二稿《舞霓裳》,在这一稿中洪昇将李隆基、杨玉环的情缘作为主导;第三稿为最后定本。“死生仙鬼都经遍,只做天宫并蒂莲,才证却长生殿里盟言。”以《长生殿》题名,表现出“情缘总归虚幻”的深刻哲理主题。电影的二度创作,是导演将文学剧本的文字形象转化为影片视听形象的再创作。在亚伯拉罕•波隆斯基看来“导演是领路人、指挥家、预言家和老板”。导演以文学剧本为基础,运用蒙太奇思维进行艺术构思,编写分镜头剧本和“导演阐述”,确立影片的整体创作基调。导演拥有对影片各个方面的最后决定权,所以他必须谙熟电影的技术与美学原则。本片的导演沈雷是电视电影《长生殿》整个创作团队的核心人物,其电影作品有《周恩来——伟大的朋友》《寒号鸟》《命运呼叫转移》等;电视剧作品有《上错花轿嫁对郎》《大龙邮票》《天下奇谋》《枪声背后》等。他的作品以不同方式表现出视觉风格的美感,用寓言化的电影语言追求极致化的意境。说到电视电影《长生殿》,它既不是单纯的戏曲电影,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作者电影;既需要正对洪昇这个历史人物,但也不能缺少观众关心的戏剧矛盾和冲突,虚与实之间度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增加电影的观赏性,导演更倾向于以戏说的方式来一统全片,于是剪辑的风格便形成了。电影的三度创作是剪辑工作。剪辑师再充当了一次编剧,重新用镜头讲述了故事。作为一个称职的剪辑师,应该在充分理解影视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和导演阐述的基础上,富有创造性地对前期拍摄的画面素材和声音素材加以整理和取舍,运用电影手法,构成蒙太奇句子、段落和整个影视作品,使其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还需要考虑素材的闪光点在哪里,缺陷在哪里,应该用怎样的剪辑技巧呈现闪光点,修补缺陷,从而把导演的风格更好地融入影片。通过充分理解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以及与沈导的沟通,笔者对整部戏的影片风格的展现、影
职称论文电视电影剪辑对电视电影创作的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