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阁夜》.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阁夜
杜甫
知人论世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军阀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yǐng

qiáo
liáo
读准字音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诗歌分析:
首联:
首联中哪些字词用得妙?试分析看看?
“催”: 逼真的写出衰年岁暮,久客不归, 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相催。
“天涯”:既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
“短景”:冬天日短夜长,所以“短景”,而此处深意是说光阴苦短。
首联点明写作时间,环境,借雪夜初霁之景,烘托出诗人凄苦悲凉的心境。這一联写实景,而寓深情,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沉痛的笔调。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当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数年,各地仍时有战事,“五更”即接近天明,鼓角之声悲壮响起,从侧面烘托出兵戈未息,时局动荡,战争频繁的气氛 天上星河虽壮观无比,但映照于峡江时,因湍急的江流而显得支离破碎,摇曳不定,这似乎象征着世人风雨飘摇的人生和纷乱动荡的时局。
请对颔联的写作手法进行赏析
视听结合:前一句写听觉,后一句写视觉。
对偶:五更—三峡鼓角—星河声悲壮—影动摇
用典:星河影动(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此两句形象鲜明,音律铿锵,寓情于景,借眼前雄浑伟丽之景传达出诗人此际沉郁悲慨的心情。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写拂晓前所闻,真实刻画夔州偏远凄凉的景象,“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写“野哭”而多至千家,是战乱而致。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有人愁。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卧龙:诸葛亮——忠臣(徐庶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跃马:公孙述—— 逆臣(王莽篡汉時,他自立为蜀王) 人事:交游, 指家人、朋友。 音书:书信。   人事音书漫寂寥:漂泊天涯,音书断绝。 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他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尾联借古人贤愚同归于尽聊以自慰,感慨深沉,更显示出内心的凄苦万状。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短景—霜雪
星河
野哭—夷歌
古人—自己
鼓角—
悲天悯人








《阁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