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丹麦的“中国夜莺”.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丹麦的“中国夜莺”安徒生童话中有一则关于中国的故事,那就是中国的夜莺。这则故事让生活在北欧的丹麦儿童第一次听说了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家,以及那只会唱动人歌谣的美丽夜莺。然而,在安徒生诞生200年后的今天,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所热爱的土地上,“中国夜莺”的歌声又一次响起,那就是一批批学习中文,会唱中国歌的丹麦学生。中文教学在丹麦不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一门外语,早在上世纪初就已在哥本哈根大学设立。到了1950年代,丹麦的奥胡斯大学也设立了中文专业。然而,当时的中文专业纯粹是一个规模小学生少的语言系,并没有受到媒体与人们的注意。2000年我开始在奥胡斯大学的东亚系任教。记得那年夏天我刚去报到的时候,与几位从事中国文化、社会与历史研究的丹麦教授们接触,谈得最多的就是学生生源的问题。当时我们有一位正教授,两位副教授,还有两位助教(一位兼职)。这在少数语种中,师资配备可称得上极其雄厚。然而,我们当时的问题是报考中文专业的学生太少了。从2000年到2004年,每年招收的人数一直徘徊在25人左右。并且一年以后转学或退系的学生数将近有五分之一左右。到了2005年,报考中文的人数54人,录取54人。这使得我们的中文专业一夜之间成了丹麦媒体的报道热点。记得2005年9月初,丹麦电视二台对我们进行了采访,详细报道了中文专业的情况,并第一次指出中文在丹麦奥胡斯大学已成为除了英文以外的第二大外语。当时我们奥胡斯大学的“生源滚滚”,哥本哈根大学的中文专业报考人数也不相上下。突如其来的学生,让我们本来“吃不饱”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然而,新问题产生了。学生太多,师资不够,特别是第一学期的语言课。文化、历史等课还可以用大课的形式解决,但是语言课,还得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2005年我们系聘请了3位兼职老师来协助完成语言课。那一年,我们真正体会到“吃得太饱”的累。到了2006年招考之前,系里决定中文专业由原来的公开招生到限制

丹麦的“中国夜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aokaishui123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0-07-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