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旧事 2011年第11期.docx古城旧事2011年第11期拜师帖这屹立于湘楚之地的古城湘潭,提起来是无人不晓的。偶尔到郊外走走,无意中便可拾到半截秦砖一片汉瓦,不禁使人肃然起敬。城中随处可见古香古色的楼、台、亭、阁,标示着明、清时代的遗韵;面街巷交错,店铺林立,囊括起许多的繁华。官宦政客,豪商富贾,文人墨客,颇有些名声的,便可举出一长串名字来。单说丹青绘事这个行当,而且是以此为生计的,可说是成排列阵,各有风采。但此中的贺青剑、江雨溪,最为人称道。贺青剑住在城中甚为热闹的文贤街上,凸立着住家兼卖画的一爿画寓,取名“青剑斋”。“青剑斋”的横额黑底金字,高悬在门楣之上,门虽设却常关,有求画者必须绕后门进去。这时候。贺青剑必定端坐在画室里,品着上等的君山毛尖茶。他年纪不大,今年才四十有五,面如金紫,下巴上留一撮短须,矮而胖,样子显得有些滑稽。城中人见着他,总是一拱手,尊一声“剑翁”。他什么都画,山水、花卉、人物,但行家说他的画“平平”,比起他父亲逸云先生的画差远了。逸云先生过世十来年了,生前确确实实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家。他的虾、蟹、荷、菊及牡丹,称为“五绝”,在北京、上海等地办过大型画展,有“江南第一笔”之誉。青剑自小在父亲身边转,学得若干技法,所以在父亲故去后,依旧操此营生。尽管他的画不怎么样,但求画的人却川流不息,且润格昂贵,因为画上的题款很特别:“逸云之子青剑画于×年×月×日”,还有其父生前所刻的印章“逸云之子”赫然钤在画上。城中的官、商、仕诸人,求画必亲自上门,恭维地笑得灿烂,得画后再差人送上润笔银钱――当面付款,则为青剑所不许,以为有伤高雅。他画上的题款,是上款与下款齐头相并,以示不甘屈人之下。青剑无子,常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痛苦,因此对夫人颇有微词,但又无可奈何,夫人的娘家门第显赫。他也曾委婉提出过“讨小”的事,刚开口就被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便再不敢造次。青剑毕竟满足,有名,不缺钱花,日子也就悠悠然地打发过去。另一个画家江雨溪,住在城南的烂布街上。这是一条又窄又破又脏的街。没有门面,只有两间破瓦房,一间画画,一间住人,另搭一爿矮棚屋作厨房。门外用白纸写着:“雨溪画舍。”没有写润格,因为怕人笑话。雨溪今年四十八岁,妻子比他小三岁,一个儿子十六岁,读过几年书,没有继承家风学画画,送到水果行当学徒去了。儿子哪知道其父的心思:画画苦哇,以此谋生难,要出大名更难,还是学一门实实在在的技艺吧。雨溪属于无师自通的那一类人,人聪颖,且好学,走的是逸云先生的这条路子,专攻大写意,荷、兰、菊、竹、牡丹及大幅的山水。很得逸云先生的韵致。年轻时曾想投到逸云先生的门下学艺,但逸云先生说是“遵父瞩,概不收徒”,只好罢了这门心思。但他肯钻研,常常到各处寻借逸云先生的画来“读”,细细领悟,日积月累也就有了长足的进步。因他没拜过师,无门户可以炫耀,故生意十分清淡。于是,只好给人画粗俗的财神、写春联,画死人的遗影,所得进项甚少,日子过得很窘迫。时入不识,他亦无怨艾,晚上依旧在油灯下作画。画好了,不题款识――他等着有了买主时再添上去。真正欣赏雨溪的画,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的。只有史月峰――史老板。史月峰是城中一爿专卖文房四宝的小店――“彩虹庄”的店主,六十多岁,白发萧然,瘦长脸,喜欢穿灰布长衫。他和城中文人墨客的关系很好,店中来了好纸、好墨、好笔、好砚,总是亲自送上门去。雨溪处他也经常光顾,所需物件只收成本费,决
古城旧事 2011年第11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