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5期 2015年9月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水之乡》的伦理学解读陈丽,石学军(,山东淄博255049; <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巅峰之作《水之乡》讲述了主人公汤姆因人生陷入困境开始对自己的过去、妻子的过去及其家族的过去进行反思。《水之乡》中人与社会、自然都是密切联系的,三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其关系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异化甚至是不道德的伦理行为,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和伤害以及人对自然违背规律的改造,都是这部小说作为一面镜子所折射出来的英国生态伦理关系的表现。[关键词】斯威夫特;《水之乡》;汤姆;文学伦理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一oo4o(2015)—05 《水之乡》是当代文坛享誉盛名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巅峰之作。小说于1983 年出版,当年获得《卫报》小说奖和布克奖提名。《水之乡》叙述了历史教师汤姆通过回顾个人和家族的历史来反思自己的人生到底出何差错。小说围绕主人公汤姆、妻子玛丽、哥哥迪克以及家族其他人物,沿着历史和现在两条叙述主线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家族的故事。学者NozarNiazi和Sia. makNiazi对斯威夫特主要作品的人物和伦理事件进行了探讨,以揭示所谓的以“进步”与“科技”为代表的现代性对人们造成的影响。¨CrapsStef 则从创伤和伦理角度对斯威夫特小说进行分析。_2相比较而言,国内学术界对其研究多以后现代历史叙述和生态文学视角为主,而很少涉及伦理学的评判。例如,张德明和杜永改主要针对《水之乡》的历史叙事进行解析。儿郭昕运用地理环境唯物史观和生态批评来展现《水之乡》中两大家族的争锋。王雨苗则从生态伦理角度出发,分析了小说中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NozarNiazi和SiamakNiazi指出:“斯威夫特的作品常伴有当代伦理事件。”?实际上,《水之乡》包含了丰富的伦理道德现象及意义,无论是汤姆的个人历史,还是汤姆的家族历史都为文学伦理批评提供了素材,从伦理学视角,可以发现作者所处社会时代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往对《水之乡》伦理问题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章主要是从生态角度出发,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水之乡》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伦理关系的解读来探讨self即“自我”到底是什么以及《水之乡》的现实意义。国内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伦理批评方法即“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主要用于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的问题”。在进行文学伦理学批评之前,应清楚伦理批评和道德批评的区别。聂珍钊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同传统的道德批评不同,它并不是从读者今天的道德立场上简单地对历史的文学进行判断,而是要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收稿日期]2014—12—08 [作者简介]陈丽,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石学军,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编辑。 39 学作品,分析作品中造成社
《水之乡》的伦理学解读-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