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课中的小舞台.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课中的小舞台.docx大课中的小舞台摘要:作为一门技术技巧课,声乐课采用集体上大课的模式进行,这可算是声乐艺术教学最大胆的一次尝试,也算是高校扩招后所带来的一次教学形式的探索。而对于声乐集体课的研究与探讨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声乐集体课的人数优势,把声乐集体课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关键词:小组课小舞台高师声乐教育教学从1992年前后即开始了对声乐集体课的上课形式的探索。就高师声乐教学研究来说,对它进行宏观思考和整体构架研究的认知基础是,高师声乐是师范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它直接关系到培养计划与定位,因此要把师范性的考量放在首位,应该把高师声乐作为一门体系课程来加以综合设置。当前,由于高校整体布局带来的变化,综合性大学的声乐教学的情形与高师前些年的情况大致相同。笔者通过几年的集体课声乐教学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总的看来是有弊也有利。其不利的方面表现为:1、集体练声、唱歌,难以分辨出每个学生声音的好坏;2、个别练习和讲解又受到45分钟的限制。3、它既要求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引导,又要求学生具有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苦练声乐基本功,否则难免流于空谈。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懂得了老师所说的理论与技巧问题,由于留给学生的实际演唱和实践的时间太少,也会影响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但我们也应看到其中有利的一面:1、在声乐大课当中学生可以以同学为参照进行体会与学习;2、学生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当中也学会了辨别声音和进行初步教学的能力。根据多年的声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我认为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加强课后的练习和实践,加强声乐集体课的针对性和效用度是声乐集体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一、声乐集体大课中的小舞台创设。徐文武在《有关高师音乐技法集体课实践与研究的若干问题》认为“集体课教学实践之所以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反对,教学最后流于形式;教师虽辛苦劳作,但学生消极,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就是因为心理教学环境调控不好所致。”小舞台的设置正是为了缓解或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大课中的人数资源优势,营造小舞台氛围,进行歌唱训练与练习。目前,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的授课形式大部分是1对10不等的大课形式,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为单位,每周固定一个晚上把各年级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音乐会形式的实践教学(学生为主,老师可适当辅导)。要求每位学生唱完后,在台上当场总结自己刚才演唱时的表现,特别是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再由老师总结、点评。这既能培养学生对声乐理论的理解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要求学生互相点评、分析,写出相应的文字材料。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以“演”带“教”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争强好胜心,使学生的内心会受到强烈的触动。在这种竞争意识的驱使下,他(她)必定在课堂后去寻找差距并努力学时的课堂上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也可使低年级的学生观摩受益。另外,还可以让这些学生互相伴奏,促进伴奏能力的提高,加深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可以联系一些企、事业单位进行演出以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从此获得更大的舞台发展空间。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最后促成教学与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促进了教学,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舞台经验。二、小组课教学还有如何通过鉴赏与模仿促

大课中的小舞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aokaishui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