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如何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述如何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灵魂。习惯就是素质,所谓素质,也就是若干好习惯组合,如读书学习习惯,清洁卫生习惯,爱护仪器设备行为习惯,团结合作习惯等。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科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激发学生创新潜力起着举足轻重作用。而21世纪实验教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实验教学更是占据着特殊重要位置,学校实验室德育任务之一应当是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这正是让实验教师把悬在实验室半空中德育落在了地上。如何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根据实验教学学科特点,把德育首要作用落到实处呢? 一、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1、结合我校实际,教学班级全校50个,大多数学生来自各乡、镇中学,上高中之前很少做实验,有同学甚至从未进过实验室,那么我们物理实验室是这样操作。在高一新生进校后第一、二周,实验室老师组织高一新生到实验室进行每班一节课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分组:首先对每班学生进行实验分组,定人、定位,两人一组,共28组。2)向学生介绍物理实验课特点及实验室作用。3)强调实验课纪律要求及注意事项。因为学生到实验室上课与平时在教室上理论课有很大区别,传统实验观认为:实验是对《新课程标准》所规定某一科学问题验证,甚至有学生(包括老师)都认为是走过场。宁愿在黑板上讲实验、画实验,纸上谈兵。因此学生到实验室上课时,纪律差、简直就是“放羊式”管理,部分学生不顾及周围同学感受,大声讨论,随意走动,防碍他人实验;有同学认为仪器、用品、设备都是学校,取用时不节约、不爱惜,甚至有意损坏、浪费;有同学甚至将仪器、材料带出实验室等,如此现象,超过了道德底线――防碍到他人学习、生活、安全等。针对部分学生这一不良现象,我们在上培训课时,就特别强调实验课纪律要求,带领同学们学习《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赔赏制度》、《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等。 2、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说起容易做起难,并非一日之功,要使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需要教师长期培养,有计划有目地实施,必须时时抓、事事抓、常抓不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物理实验室是这样做,学生到实验室上实验课,实验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保持实验室安静、不乱动仪器设备、药品、材料,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实验结束时,要求每组学生必须整理实验操作台上实验器材,包括打扫教室卫生、防好桌凳,这一点我们是每一节课都提醒、强调,遇到没有做到同学,我们就请他回来(那怕他离开了实验室,教师也要派其他同学把这样学生找回来,叫他整理好器材,放好凳子后再离开。培训课上强调这个问题时,我们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学生作完实验离开实验室时就象在家吃完饭,要把自己当成“佣人”而不是少爷小姐,要收拾碗筷,抹桌扫地。学生进学校后经过大约半个学期训练,多数学生基本上能逐渐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二、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因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知识与能力是素质基础,但是没有知识与能力,没有良好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科学作风,没有良好行为习惯与道德素养,没有创新精神,仍然不是一个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发展素质能力为重点教育,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发展素质基本环节。针对这个问题,实验室是这样做:根据物理教材安排实验内容,有些实验原理设计,仪器使用,操作步骤里就蕴含着思想教育因素,只要努力钻研,认真备课,就能把这些因素挖掘出来,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不拾时

浅谈如何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rterye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