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发展重要性当今社会,新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对国民文化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教育要求也在提高。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大环境下,人们更多关注孩子创新与实践能力,孩子良好习惯培养却往往不被重视,孰不知孩子良好习惯对其身心健康与谐发展是有深远意义。良好习惯培养是一个塑造人过程,它将影响一个人一生,会让人受益一生。《幼儿园指导纲要目标》(2004年)中指出,幼儿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生活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一个好教育应该是非常重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幼儿期是人生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与形成良好道德素质重要时期,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关键时期。家?L是幼儿教育重要力量,家庭是幼儿学习与发展重要环境与影响源;教师是幼儿教育主要力量,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重要场所。只有有目、有意识建立与形成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相互关系,才能使两个环境之间联系,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利条件。要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幼儿素质,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已经证明家园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幼儿教育形式。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健康与谐发展一个重要手段与途径,在这方面,家园双方应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发展,在家园合作方面,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杜绝溺爱,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古人云:“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就说明从古至今,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应该从小抓起。而由于现在幼儿在家庭中地位发生了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为了家庭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幼儿园老师经常会发现幼儿在家庭与在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脱节现象,在幼儿园里,往往表现得比较听话,能积极做自己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还有许多家长溺爱孩子,把养育当做教育,使得幼儿只知索取,不知给予;只知独占,不知分享;只知被爱,不知爱人。所以,为了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家长首先要做到就是,杜绝溺爱。二、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家庭是个人最初生活场所,家庭中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道德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有人说,父母素质――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就像火山底下岩浆,积累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爆发力越强烈。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榜样作用。三、摆正态度,正确对待家园合作当今家长极为重视孩子智力培养,往往忽视幼儿情感与人格培养。而孩子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离不开家庭重视。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重要性缺乏知识。有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认为孩子幼时主要是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开始;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事情,家长只管孩子生活就行了。幼儿是人生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黄金时期,还要使家长认清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不可替代作用,应该尽到自身责任。这就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发展的重要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