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公司治理的模式学习目的与要求引导性案例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1992年巴林总部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首席交易员;1994年下半年,里森看好日本经济认为,日本经济已开始走出衰退,股市将会有大涨趋势。于是大量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料想到1995年1月16日,日本关西大地震,导致股市暴跌,里森所持多头头寸遭受重创,(前后合计14亿美元)。情况越来越糟糕,里森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88888”号账户的损失与日俱增。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巴林破产的两个月前,巴林金融成果会议上,还将里森当成巴林的英雄。2月24日,当日经指数再次加速暴跌后,里森所在的巴林期货公司的头寸损失已达`14亿美元,里森畏罪潜逃,当时才28岁。分析1:不相容职务未分离,内控失效在英国巴林倒闭案件中,里森居然身兼交易与清算二职,这明显犯了不相容职务要分离之大忌。连自己都觉得银行在没有发现其违规行为上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玩忽职守的责任。在法国兴银行事件上,巴黎交易所(CAC)一位前交易员在事后指出只有极少数的交易员能有500亿欧元供操作,500亿欧元的头寸显然和凯维耶尔的级别是不相匹配的,明显是违规的。由此可见,内部监控存在缺陷和严重不足是两家银行的共同弊端。分析2:金融机构在设立报酬机制时,往往不遵循财务中的风险报酬对等原则,只考虑业绩、报酬,忽略责任。在薪酬计划中没有为交易者设置报酬上限和责任上限。这种没有考虑风险因素的不合理的报酬机制会诱发职员为了追求高薪酬而去进行高风险的交易操作,甚至有时铤而走险。凯维耶尔的违法交易正是为了证明他自己的价值,他还惦记着去年年底应该拿到30万欧元的花红。在法国,很多人把凯维埃尔看为另类“英雄”,以极端方式揭露当今金融系统内弥漫的贪欲。在贪念的蒙蔽下,金融机构及其职员的风险意识在无形中弱化。在巴林事件中,巴林的管理阶层对于8888账户其实有点熟视无睹之嫌,其实他们一直逃避事实,本来可以揭穿的把戏,但是他们姑息养奸,期待为巴林套利赚钱。分析3:在金融监管机制中对操作风险的重视不够。在英国巴林事件中,1994年巴林的高级和资深人员都对为了弥补8888账户带来的上千万英镑的资金巨亏漏洞而伪造的一些资金往来十分关注,1995年巴林总部审计部门也进行了深入调查,但都被以轻易的方式蒙蔽过去。法国兴业银行在风险较高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凭借严格的风险控制管理能力长时间占据业界头把交椅。但是出乎管理层的意料,凯维耶尔硬是闯过5道电脑关卡,获得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违规操作近一年却没有被发现。两者都是内部人员违规行为,是由于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失效所带来的操作风险,即金融机构对各种失误、欺诈、越权或职业不道德行为,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遭受的损失。: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的一种制度安排。(corporategovernance)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广义: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部分。内部控制系统(InternalControlSystem)指的是在一个企业的资源计划范围内,可以用来实现企业的公司治理目标的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总称。它包括股份、股东、股东会与股权结构、董事会和管理层激励等方面。外部控制系统(ExternalControlSystem)是指公司的出资者(股东和债权人)通过市场体系对经营者进行控制,以确保出资者收益的方式。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是通过市场的外部制约而发生作用的,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控制权市场、债权人治理、产品和要素市场等方面。⑴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外部控制主导型模式又称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外部市场在公司治理中起着主要作用。该模式的前提是存在一个流动性非常强的资本市场,而且广泛分散的股权结构和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实行该模式的典型国家主要是美国和英国。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通过资本市场或其他市场的有效运行来制约经理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首先,一般股东与公司的关系比较淡化;其次,是公司不设监事会,由董事会履行监督职责;第三,激励经理人员的主要手
公司治理培训课件专业知识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