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案例解读汇报人:XXXX时间:2020年xx月前言导读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民法典,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颁布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结构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民民事权利的保护法典7编+1260条共分为第一章总则编第二章物权编第三章合同编第四章人格权编第五章婚姻家庭编第六章继承编第七章侵权责任编附则结构框架民法典确立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等基本原则,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在民法典实施后,现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九部民事单行法将同时废止。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则是什么?1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十四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第一百一十三条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第一千零五十五条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继承权男女平等。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相互之间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平等原则是民法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立法规范民事法律关系的逻辑起点。它最集中地反映了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标志。普法讲堂基本原则《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是什么?2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第五百零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基本原则诚信原则,是指所有民事主体在从事任何民事活动,包括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时,都应该秉持诚实、善意,不诈不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诚信原则作为民法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被称为民法的“帝王条款”。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则,它和公平原则一样,既是法律原则,又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普法讲堂基本原则《民法典》中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3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国历史上首部民法典解读案例解读PPT模板下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