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表》,研究课堂教学的一面镜子
———一节复习课的观察与思考
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主旋律,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每个学校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听课讨论、同课异构、一课多磨等形式屡见不鲜。但从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研究效果来看,总体不佳。究其原因比较多,譬如学科教师的研究能力水平、研究问题的方法等。通过观察,我们学校认为,研究活动效果不佳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课堂观察的方法不到位、记录不详、思考零碎。为提高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实效,我们数学组在参照城市学校和一些专家的做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课堂观察”要求,设计了学科组听课观察记录的五个方面内容:《教师提问观测表(表一)》、《教学重难点的展开观察(表二)》、《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观测(表三)》、《学生小组与个体学习兴趣、态度以及能力发展的观察(表四)》、《教师课堂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情绪影响的观测(表五)》。听课前学科组分工,确定五个方面所侧重的内容,每位老师以自己的侧重方面为主,重点记录,尽可能做到具体详细,课后整理并作详细分析,作好讨论交流的准备。通过这样有目的的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每个老师在交流时有话可说,而且说的内容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你说说、他说说,甚至不着边际的讨论,提升了课堂教学研究的效果。本文试从一堂六年级的《平面图形面积复习》为例,阐述我们的具体做法与思考。
二、操作策略
2010年5月11日,我校一位工作不到两年的新教师在“共同体活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上了一节复面图形面积复习》,临安市教研员和杭州市教研员前来指导、点评。教研员评价这位新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和把握很到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与我校课题研究是分不开的,她一节课40分钟,凝聚了我校数学课题组所有成员的心血,是我校全体数学组成员通过课堂观察的实际分析,与该教师进行了两次研讨后形成的成果。
有效提问,推进学习
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推进课堂教学进程的助力器。课堂教学都以问题为
先导,引领教师去组织整个课堂的教学流程,引领学生不断地从问题出发去思考、去探索、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中所设计问题的大小、深度、广度,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要求听课能关注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提出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有利于知识的学习。我们从“问题的预设与生成、问题与知识的关系、问题的开放度”三个方面进行了观察。
《平面图形面积复习》观察实录
上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行面积复习课》
执教老师:俞晶晶上课时间:2010年5月9日观测人:王老师
教师课堂提问观察表(表一A)
课堂中提出的问题
预设与生成
与知识的关联
开放程度
预设性
问题
生成性
问题
主要
问题
次要
问题
单一性
问题
整合性
问题
开放性
问题
提问1: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
√
√
提问2:你认为要计算平面图形面积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
√
√
提问3:学生写面积公式,想想这些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得来的?
√
√
√
提问4:你能运用公式计算以上图形的面积吗?
√
√
√
提问5:通过计算和推导你发现面积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
√
√
提问6: 如图①长方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联系?
√
√
√
提问7:如图②长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有什么联系?
√
√
√
……
提问12:你能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吗?
√
√
√
……
提问15:你认为圆形的面积是否也可以看成梯形来计算?
√
√
√
……
教师课堂提问情况分析表
一
二
三
问题种类
预设性
问题
生成性
问题
主要
问题
次要
问题
单一性
问题
整合性
问题
开放性
问题
个数
36
4
21
19
26
12
2
﹪
90﹪
10﹪
﹪
﹪
65﹪
30﹪
5﹪
分析:这是第一次试教的记录,从“教师提问观察表”中统计的数据来看,预设性问题占90﹪,生成性问题占10﹪,可知俞老师虽然只有2年的教龄,备课中还是能做到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能抓住复习课的要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预设性提问,并能及时解决学生疑点,对学生的回答能有效的引导。﹪,基本能抓住平面图形面积的特点以及几种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展开,指向明确。整合性和开放性问题共占课堂提问的35
﹪,可见执教者还是能有效结合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明显不足的是单一性问题太多,占课堂提问的65﹪,课堂上一问一答的问题过多,甚至还有对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也有,如:好不好?对不对?想
藻溪王月琴课堂观察,研究课堂教学的一面镜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