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区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王义超首都山区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留民营,是北京市大兴区长了营镇所辖的一个村。30年前,它与国内环保机构合作,首开生态农业试验的先河,在中国探索生态农业的道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30年来,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实践获得了各方的关注。所取得的成绩和做法也得到了生态学界和国际组织的承认与肯定。以该村为实验基地的生态农业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因为在农业生态与环境方面的卓越页献,留民营村负责人张占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它所具备的符号价值和示范意义,注定会成为生态农业的标本而载入历史。木文简要介绍留民营村实施生态农业的历史,同时结合留民营生态农业的特点和现状提出几点思考。一、留民营村基本情况1、自然地理留民营村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北纬39°41'东经116。34',距离天安门广场约28知,距离北京南六环路3知,属永定河冲击平原(图1)。,四季分明,°C,,。土壤为潮沙土、二合土、中盐二合十.,%左右,地势较低,地下水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以前种植高粱、水稻,后改种小麦、玉米,近年来主要以温室大棚形式,种植蔬菜等有机农产品。2、 社会经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生态农业试验时,全村有农户162户,829人,(2373亩),(1957亩)山。30年来,人口总量变化不大,目前,有农户250户,861人,工、,人均收入10450元,。1213、 村庄平面图留民营村处于风河和凤港河的中间,整体上呈南北走向的条状分布。从功能分区图看,整个留民营形成了四个区:即农民居住区、畜牧养殖区、工业开发区、和农业观光区(图2)。、留民营村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的简要回顾留民营的生态农业试验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30年来,留民营的生态农业建设可以大体上分为外源推动下的自发实践、有组织试验和继续调整逐步完善等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外源推动下的自发实践阶段上世纪后半期,为提高粮食产量,和其他地区一样,京郊农村开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给土壤、水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经逐步引起了各方的重视。留民营村虽然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能力采用有效的解决方式。1980年,在北京市沼气办的支持下,获得了联合国一个沼气项目的资助,按照人厕、猪圈、沼气三结合的办法,为全村每户各建了一个8立方米的家庭用沼气池,又购置180个太阳灶,165个太阳能热水器,分装在每户家庭(表1)。-II型太阳灶10个;-10月间使用,扣除水器水器165个 20%的阴雨天气,全年可使用171天太阳能采暖房共有太阳能采暖房38间以冬季使用4个月计,扣除20%的阴雨雪天全年可使用96天生物能沼气池每户各建
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