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文化常识学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文化常识学案.doc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学案一、 天文地理(1)写出下面概念所包含的内容1、 二十八宿:2、 九州:3、 五岳:4、 五湖:5、三秦:6、三吴:7、三楚:8、山东山西9、河内河外河东河西河南河北10、江南江北江左江右江表美西(2)我国古代以山名或水名加上“阴”“阳”构成的地名较多,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二、纪年纪时天干:地支:写出课文中出现过的干支纪年,,:纪日:初一: 十五: 十六: 月末:纪时: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地说,口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中日,将近中日时叫隅日,太阳西斜叫做戾(z6,太阳偏西)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时,夕食在口炭之后,口入之前,这段时间叫哺(bu)时。日入之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半夜,半夜以后分别是鸡鸣和昧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例如:旦辞爹娘去,暮宿黑头山。出处《木兰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出。出处《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装。出处《孔雀东南飞》。十二地支纪时法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做初,第二个小时•叫做正。例如两个小时■叫做子初、子正。十二时辰表十二夜鸡平日食隅日日哺日黄人定时半鸣旦出时中中炭时入昏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现代时间23-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夜晚五个时段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gOng)、五鼓,或称五夜。如今,半夜三更、打更、更夫等概念已不再与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但在史籍与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古计时名称仍然十分重要。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想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点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点夜半三更二鼓丙夜23T点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3点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点练明日中人定日暮夜阑暮春三春三秋节日名称时间风俗习惯活动延续情况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腊日除夕三、姓名字号1写出五位文人的名、字、别号2写出五个《水浒传》里人物的姓名和绰号3、庙号谥号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年号。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

古代文化常识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