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园博园项目前期研究(一)、消失的济南老建筑济南老建筑部分1、西门大街民国初年西门大街中部。西门内大街西起泺源门,东至新东门青龙桥,以山东府署为中心又名济南府大街,是济南内城东西的主干道,也是老济南官商等最集中和最繁华的大街。昔日济南人所称城里,一般即泛指此街。商埠开辟前,因其紧靠衙府深处圩城及内城两道城内,故最为安全。截至民国初年统计,济南近98家钱庄、10家银楼多集中于此。民国初年西门大街中部新建西门大街济南老建筑部分2、环城道路1932年济南的环城道路。1928年济南惨案后,济南东、南、西老城门及瓮城城楼均被日军炮火毁坏。1931年韩复榘主政山东,因城楼损坏无力修复且济南另有圩城环护,故索性将三门城楼全部拆除,辟城墙为环城道路。韩复榘主鲁屡出新政,城墙改环城道路即为一例,但也留下古城最终被毁的祸根。但跟后来的姜春云、谢玉堂比起来韩复榘简直就是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1932年老济南环城道路济南老建筑部分3、商埠街景民国初年济南商埠街景。鸦片战争后,1904年济南被迫开辟商埠准备洋商并华商于划定界内租地贸易。1906年商埠东起济南西关的十王殿,北至胶济路,南沿长清大道,西至北大槐树,东西约五里,南北约二里,共四千余亩对外开放。1918年和1925年,商埠又二次拓界至济南南圩墙外,泺口以南,津浦路以西的地域。商埠的开辟,一方面内政、司法等事务均被洋商和华商自组的商埠局管理,外国人在此享有治外法权;另一方面济南西部得到迅速发展,使济南在民国初年成为国内重要的商业城市。民国初年济南商埠街景现存济南商埠街景济南老建筑部分4、第一楼民国初年建成不久的济南第一楼。第一楼又名八卦楼,1914年始建,位三大马路纬七纬八路间,为回字形二层建筑。八卦楼是商业楼,楼后有排列整齐的小院落,因与日本领事馆邻近,昔日是济南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红灯区。解放后被拆的只剩一角,妓女被解放成纺织女工。(八卦楼全貌的图我这还是第一次见,真是壮观得很)旧时八卦楼市济南的烟花超市民国初年八卦楼济南老建筑部分5、纬二路街景民国初年纬二路由北向南远眺。纬二路1904年始建,1921年拓宽,北起经一路,南至经七路,路宽12米。1939年向南又延伸至市区南部,一度改称新民大路。1945年抗战胜利后统称纬二路。纬二路北通火车站和黄河泺口码头,南抵市南新区,是济南重要的南北干道。民国初期的纬二路济南现行纬二路济南老建筑部分6、邮务管理局山东省邮务管理局就是现在的济南市邮政局营业大厅,建于1919年。通高30米,是当时商埠地区最高的建筑。这座建筑左右对称,高阔雄伟,红色墙砖在法桐的掩映下更具异国风味。又是商埠的制高点,日军侵占济南时,这里曾作为日军的指挥机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第二绥靖公署又设在这里,与对面原德国领事馆里的第二绥靖区司令部遥相呼应。1919年山东省邮务管理局现济南市邮政局济南老建筑部分7、议会建筑民国初年山东省议会建筑近景。山东省议会位于原贡院旧址,清末,取消科考,兴办教育,将贡院原为科考考生准备的近9000间号舍全部拆除,利用贡院原新号舍地皮,盖起仿英国议会大厦形式的山东省咨议局。建筑为穹隆顶,两层,内设木制连椅多排。民国后改称山东省议会,国民党时期改为省党部。当年因议员们毫无实权,只能像鸟一样天天在里面瞎嚷嚷。而其圆形建筑的外观像鸟笼,济南人又称议会建筑为大鸟笼子。民国时倒是出现了很多设计出色的中西风格相结合的建筑。民国初年山东省议会建筑消失的山东省议会建筑济南老建筑部分8、历下亭民国初年历下亭远眺。历下亭位于大明湖中,北魏时称水亭。唐初因其正对千佛山,始称历下亭,并因杜甫: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绝句而闻名。此后历代有兴废,地点也多有迁移。清康熙三十年(1693年)在湖中心宋代环波亭遗址上重建,后又屡次增修。至清末,岛上亭台轩廊、花木扶疏,以历下秋风成为昔日济南八景之一。民国初年历下亭大明湖历下亭济南老建筑部分9、济南老火车站济南最让人心痛的建筑——济南老火车站原津浦铁路济南总站。始建于1908年,1912年12月落成。1908年,由英德两国投资建造的津浦铁路铺到济南,由于与胶济铁路的统辖权不同,津浦铁路济南总站另设在今济南站的位置。设计师赫尔曼·费舍尔是德国著名的建筑师,不论是建筑群体的组合,还是个体的造型,乃至精美的细部,都不愧为20世纪初世界上优秀的交通建筑。这座造型别致的火车站刚一建成便成为远东地区最为著名的火车站,二战后德国人编制的旅行手册上就建议,到远东最值得一看的第一站就是济南火车站。它还成为当时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学教科书上的范例。1937年底,侵华日军占领济南,随后将胶济铁路占并入了津浦铁路济南站,这里成为两大铁路干线统一使用的大型车站。建国后,又在1958年和1972年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容量,新建了迎宾门。1992年7月1日,80岁的济
济南老建筑老字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