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青年教师成才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师质量在学校教育中重要性,都不会过分。”确,学校教育目标与任务只有在教师组织从事教育教学或活动中介作用之下才得以实现与落实。无数实践表明,有怎样教师就有怎样学校。李岚清同志曾说:一所优秀学校,其背后必然有一个优秀教师群体支撑着。因此,师资建设历来就被视为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然而由于历史与时代原因,青年教师在学校教师中比例骤增,如何促进他们健康快速地成长以顺应新时代要求,已成为各级领导与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而又亟待解决现实问题。而校本培训顺应了青年教师培训宗旨,解决了教师培训中出现急需解决问题。一、构筑培训目标管理机制,促进青年教师个体阶段性提高目标对人行为具有很强导向性,能使个体催生出与现实目标相关积极情感。对青年教师,学校可根据他们不同阶段提出相应要求,帮助他们设置适当目标。例如对刚进校教师,学校可向每位教师落实培养“责任状”:一年适应,二年胜任,三年成骨干目标。对已胜任工作或已成为骨干青年教师提出努力成为“科研型”“研究型”“学者型”乃至“专家型”“事业型”目标,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精神动力。在培训中,学校既要注重统一培训标准要求,又要关注教师学科特点、综合素质与自身发展状况,根据青年教师个体发展阶段性目标,加强管理,稳步推进,促进青年教师自主、主动、阶段性发展。二、构筑阶梯培训机制,促进青年教师群体整体性发展同一教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培训目标,不同教师在同一时期有不同培训要求。所以学校对不同素质教师应采取分层次、分类别指导做法,坚持抓一部分,带一部分,促一部分策略,建立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机制,即学校自培三级阶梯制。第一阶梯,带教制。对教龄3年内青年教师,实行师徒带教制,学校挑选同组内师德高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务过硬中年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签订正式带教合同书,着重于对其教学思想认识与学科教学规范进行指导,对其课堂教学进行带教,促进其尽快成长。第二阶梯,帮教制。对教龄在5年内青年教师,为确保其“断奶”后仍能在较长时间内得到全方位悉心帮助,继续实施帮教制。帮教教师不再由学校指定,而由青年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自主选择,在得到所选择教师认可后再次建立帮教合同。着重于对其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进行强化培训,促使其尽快成长。第三阶梯,导师制。经过一段时间培训,青年教师各方面都成熟起来,逐步成为学校中流砥柱。学校可聘请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以课题形式培训,要求他们打造品牌,即备课品牌、教案品牌、课堂教学品牌,从而促进他们业务能力精益求精,促进其形成独特教育教学艺术风格。三、构筑校本培训机制,为青年教师提供学台学校是青年教师培训主阵地,是培养青年教师专业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最佳场所。学校要建立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以校为本,制订计划,多渠道、立体化地开展培训工作。首先,学校要积极创建“青研中心”,即把青年教师组织起来,成立青年教师学习研究中心。青研中心应为理论学习为主,采用双休日定期开展活动,聘请有关专家为指导教师,广泛开展论文宣讲、教科论坛、教师沙龙等各种形式理论学习活动,有效地丰富青年教师生活,促进理论素质提高。其次,学校定期安排校内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明星教师等上示范课,让青年教师从中寻找差距。定期开设教研课,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邀请
浅谈青年教师的成才途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