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一、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分析苏东剧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剧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缓和、裁军、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对苏联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严峻挑战,要求改变那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苏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它不能够有效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并使其尽快地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竞争的焦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综合国力的竞争有了头等重要的意义,军事力量仅仅是作为综合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作用、而苏联一向将其发展的重点放在军工领域,与重视经济增长、综合国力竞争以及先进技术成果的迅速推广应用这样一种世界潮流不相符合。另一方面,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越来越固定化,其对于先进生产力的容纳限度越来越小,而束缚生产力的作用却越来越大。虽然与发展成为了世界主题,但是。苏联仍然固守冷战思维,强调通过不断增加投人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发展战略上,仍然实施一种赶超战略,强调在经济速度和经济规模上超过西方国家,没有注意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带动国民经济从投人驱动型增长转变为技术或者是知识密集型的增长,使经济资源的效率低下。这种增长方式严重地束缚了苏联经济的活力,使苏联同西方国家的竞争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因此,促使苏东剧变有多种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但主要的还是苏东自身的原因。第一,西方演变”战略是苏联东欧国家剧变的外部原因。二战后的40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演变”的重点。1975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了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不战而胜”的战略;1980年美国总统里根进一步提出“促进民主运动”的战略,宣称要通过和平方式向苏联的“暴政体制发动反攻”,把自由的希望带给苏联和东欧;1989年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宣布对苏联实行“超越遏制”战略,要求“西方的政策必须鼓励苏联朝着开放社会演变”,使苏联东欧通过改革同过去彻底决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优势,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对苏联东欧党政领导层和广大群众施加压力和影响,诱惑并迫使他们改变苏联东欧的对内对外政策,改变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这无疑对苏联东欧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促使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进程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二,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最终拖垮了苏联。二战结束后初期,苏联在处理同南斯拉夫的关系中就暴露出大国大党主义错误。赫鲁晓夫上台之初作了一些自我批评,有所收敛,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彻底克服,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核武器的不断扩大,日益走上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执行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苏联不仅加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并且在亚非拉广大地区大肆扩张,甚至直接出兵去占领阿富汗。为了争霸,还不断扩充军备,尤其是争夺核优势,增加了巨额的军费开支。这一切,无疑是沉重的负担。据有关资料表明,军费开支占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0%—35%,苏联前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苏共二十七大发言时说,在过去20年里,苏联同西方军事对抗共花了7000亿卢布;为同中国对抗,用于军事基础设施上的费用达2000亿卢布。英国的权威经济机构也曾估计,苏联为维系东欧和在第三世界扩大影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07-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