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高校舞蹈教育必要性一、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必要性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与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与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与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具体成果。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世界科技、经济、社会大变革新挑战,因此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一专多能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这一全新教育理念给高校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空间。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在艺术教育中处于不可替代位置,它以肢体造型、音乐节奏与丰富情感为基本要素,以美化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生动地塑造人生形象,表达了人们审美需求,达到艺术教育最高境界。随着社会对全面素质人才高度重视,各高校都把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课程之一引进校园,开设舞蹈教育课程,其目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专门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来培养文化修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与水平。在当前人们审美需求日益增长背景下,舞蹈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功能日益凸显。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有存在不善于交流、孤僻、个性意识强等弱点,缺乏社交能力与团体合作精神,而舞蹈训练都是整体与谐、相互协作集体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文化艺术活动中,就能强化奉献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认同感,相互协作、顾全大局集体主义精神相伴而生。通过多次这样训练与练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团体合作重要意义,从而不断培养与加强他们团结合作精神。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艺术非常感兴趣,且希望能够接触、学习舞蹈。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舞蹈艺术并不了解,也很少能够在校园里欣赏到纯正舞蹈艺术作品,这说明舞蹈艺术教育方面相当匮乏。另一方面,以舞蹈艺术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优于思想道德教育抽象说教形式提高受教育者兴趣,使之更好地接受。舞蹈艺术教育可以将一些思想道德中说理进行优势移植,使抽象道理灌输被蕴涵着深厚情感形象化教育手段所代替,从而有效地唤起受教育者同步感受,导致他们心理意向明朗化而且艺术教育克服在某些道德教育强制性更易于激发受教育者理解积极性,更易于打动人感情,大大消除了思想道德教育概念化对接受者造成障碍。艺术美情感感染效应,不仅能给人以教育意味,且能导致欣赏者向行为化转化,达到实际效果。因此高校要重视舞蹈艺术教育,增加普及范围,加大加强教育力度,要在形式上、量上、质上有更多提高,这是高校教育必须关注并实施,由此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校园人文精神及文化氛围,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二、高校舞蹈教育现状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要晚20多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一直倡导对高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走进大学课堂,使许多关心舞蹈教育人感到欣慰,同时,怎样使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地发挥作用,也成为每个从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人都在思考问题。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一部分,目是为科学技术发展培养更加优秀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纯培养学生舞蹈技能与表演能力。否则,舞蹈教育在艺术教育中与科学技术人才培养难以接轨。从这个视角出发,我国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一)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普及面不大目前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教学内容一方面是舞蹈作品学习;另一方面是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节目排
浅谈高校舞蹈教育必要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