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乡土地理..一、自然特征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以长江、淮河为界,形成了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一)、地理位置安徽省简称“皖”,地处中国东部,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二).地形:(1)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2)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2)江淮之间西部为大别山区,东部为丘陵地形;(3)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4)皖南山区层峦叠峰,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河流和湖泊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新华社北京2007年7月11日电】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淮河流域连续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淮河干流全线超过警戒水位,部分河段超过保证水位,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防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淮河流域历史上洪、涝、旱、风暴潮灾害频繁,举世闻名。流域内大洪、大涝、大旱经常出现。一年之内经常出现旱涝交替或南涝北旱现象。在淮河中下游和淮北地区经常出现因洪致涝、洪涝并发现象。(1)从位置和降水因素,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除上述两个因素外,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究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原因?(10分)(2)你认为如何治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答案:(1)原因: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具有北方降水集中、降水变率大和南方暴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特点。探究要素:地形特征、水系特征、植被状况、水文状况、历史原因、人类活动等。(2)上游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中游河堤后退,加高加固大堤,利用沿岸湖泊洼地修建行蓄洪工程,提高洪水的容纳能力,以利洪水下泄;下游开挖新的入江入海运河,提高洪水的下泄能力。.植被、土壤因气候的变化更替而南北自然更替。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黄、红壤。.
《安徽乡土地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