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程序及技术要求 施工准备 1) 人员进场后,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对建筑、结构和安装其它专业之间跨越交叉在图纸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2)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规和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风管的制作尺寸,采用的技术标准、咬口方式及风管的连接方法进行明确。 3) 对预制加工场进行简单布置,根据风管制作的工序合理布置风管加工设备。 4)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规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明确要求未进行安全交底人员不准进入现场施工。 施工主要工序 1) 通风空调系统: 材料准备 风管预制 风管及部件安装 支吊架预制 支吊架安装 风管保温 风口安装 系统测试调整 2) 空调设备安装工程: 主要技术要求 1) 非净化系统风管的制作、安装 (1) 风管及部件的制作 风管及部件制作工艺流程: ① 风管剪板、咬口及折方以机械加工为主,手工操作为辅。 ② 风管采用咬口连接,风管板材的拼接咬口采用单咬口,矩形风管或配件的四角组合采用联合角咬口或按扣式咬口,咬口宽度和留量根据板材厚度定,具体尺寸见下图及下表 钢板厚度 平咬口宽B 角咬口宽B 6~8 6~7 ~ 8~10 7~8 ~ 10~12 9~10 ③ 风管制作时,应减少纵向接缝,且不得有横向拼接缝,风管咬口缝结合要紧密,咬缝宽度要均匀,操作时,用力要均匀,不宜过重,不得出现有半咬口或胀裂现象。 ④ 风管加固采用楞筋加固或单边角钢加固的方法。 ⑤ 法兰加工 详见洁净性空调系统的制作、安装中的法兰加工 ⑥ 风管与法兰连接的翻边宽度不小于6mm,翻边均匀平整,紧贴法兰。翻边不得遮住螺孔,四角必须铲平,不能出现豁口,以免漏风。法兰螺栓孔或铆钉孔间距根据规要求小于或等于150mm。 ⑦ 风管制作完毕后,组织专人对其外观、尺寸等参数进行检查,严防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⑧ 对检查合格的风管,并根据系统编号标识,堆放在成品堆场,做好维护。 ⑨ 风量、风压、检查孔的制作安装同洁净系统。 (2) 风管及部件的安装 工艺流程: ① 确定标高。按照设计图纸并参照土建基准线找出风管标高。 ② 制作支吊架 详见本节中3)-(4)-○4洁净系统的制作与安装 ③ 风管及部件安装前,清除外杂物及污垢并保持清洁。安装风管时,为安装方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地面上进行连接,一般接至10~12m长左右。 ④ 风管吊装采用倒链将风管吊装到支架上,对大空间的部位,采用专用液压升降车及万向轮平台对风管进行安装。 ⑤ 风管法兰垫料按系统进行选用。空调、通风风管采用3mm厚闭孔海绵橡胶板。垫片要与法兰齐平,不得凸入管,以免增大空气流动阻力,减少风管的有效面 (3) 风管严密性检测 本工程非净化风管均为中低压风管,在进行风管严密性检测前,必须先根据图纸的设计参数将中压系统风管和低压系统风管分开。低压风管进行漏光检测,风管的抽检率为5%,且抽检不得少于一个系统;中压系统风管除进行漏光检测外,对系统风管进行漏风量测试,抽检率为20%。风管漏风量测试详见本节中3)-(5)-○5漏风量测试。 风管漏光检测 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低压系统风管每10米接缝,漏光点不得超过2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对中压风管每10米接缝,漏光点不得超过1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8处为合格。 ① 本项目通风工程风管在安装完成后,对风管采用漏光法对风管严密程度进行检测。抽检率为5%。 ② 采用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作漏光检测的光源。白天检测时,光源置于风管外侧;晚上检测时,光源置于风管侧。 ③ 检测光源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显漏风部位,并做好记录。 ④ 系统风管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本工程的风管均属中、低压风管,以每10m的接缝漏光点不超过2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为合格。 ⑤ 漏光检测中如发现条缝形漏光,则需视不同的漏光部位分别进行处理。如是法兰处,则用拧紧螺栓、更换密封垫方法;如是咬缝处,则用密封胶密封等方法。如咬缝漏光严重,则重新制作安装该段风管,并重新作漏光测试。
厂房改造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