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课 玲珑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课玲珑山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玲珑山的景观培养学生用发现美的眼光认识旅游业。2、培养学生开发旅游中开发对待人文景观的观点。二、教学过程:玲珑山位于青州西南16公里处的群山之中,主峰海拔567米,怪石嶙岣,洞窟众多,有北魏著名书法家、青州刺史郑道昭白驹谷题名的摩崖石刻。玲珑山,秦汉时称逢山,因殷商时有逄伯陵而得名;北魏时又称石膏山,因山色泽润滑如膏,故名;此外,还有北峰山、笔架山等名称。清康熙初年,隐土吴恪三于地震后发现山腰石畔有隙,依稀有微光,遂召集子侄挖掘,越挖越曲折,上下相连,通体玲珑,因此名之日玲珑山。玲珑山为石灰岩构造,三面崖壁如削,只有一条蜿蜒小径可以通达山顶。崖畔壁间怪石林立,洞穴密布。串心洞、通天洞、仙宝洞、观音洞,洞洞曲折勾连,各具妙处。穿往洞间,忽而窄狭难行,不见五指,忽而豁然开朗,别有洞天。洞中的怪石千姿百态,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   玲珑山历代建筑较多,但大多被毁,现在残存的遗迹还有“王母行宫’’等。山巅之上,玉皇顶、凌霞关、卡天门等,都别开生面,独有妙处。天降石、飞来石,如天造神设,蔚为奇观。 玲珑山上有三处郑道昭留下的北魏书法题刻,数量虽不多,但字径最大,冠郑道昭诸多碑刻之首。一处为《白云堂题名》,刻于山顶崖畔通天洞的西壁,全文是“荥阳郑道昭白云堂中解易老也",共十三字,字径一寸四分,现保存完好。一处为《北峰山题名》,全文九字,“荥阳郑道昭解衣冠处”。据志书记载,它刻在“山巅祠宇东北门侧”,但现已不存。在山阴有名叫“白驹谷"的山谷,当地群众亦称作“字峪",著名的《白驹谷题名》即刻于西崖壁间。“中岳先生荥阳郑道昭游粱之山谷也,此白驹谷"十九个径尺大字折如刀戟,力透岩石,虽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但字迹仍清晰完好,斧凿之痕历历可辨,实为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瑰宝。近年来,在保护和开发玲珑山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将舒同、启功、欧阳中石、武中奇、于希宁等当代著名书画名家的作品摹刻于崖壁之上,与“魏碑”相互辉映,为奇秀俊美的玲珑山又增添了几分儒雅神韵和人文气息。三思考题:1、玲珑山位于_________西南16公里处的群山之中,主峰海拔567米,怪石嶙岣,洞窟众多,有北魏著名书法家、青州刺史郑道昭白驹谷题名的_________石刻。2、谁曾到过玲珑山,给大家讲一讲关于玲珑山的故事或传说。

第四课 玲珑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41807096
  • 文件大小113 KB
  • 时间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