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皮试的研究进展.doc青霉素皮试的研究进展青霉素皮试的研究进展(1-大理学院护理学系,云南大理671000;2-大理学院附属医院,云南大理671000)[摘要]H的:阐述青霉素皮试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掌握好青霉素的皮试方法,可有效地减低病人的疼痛和降低假阳性率的发生。结论:总结归纳目前青霉素皮试研究中新的观点、方法和技术,对临床工作和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皮试;青霉素;研究进展青霉素类抗生素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剂量选择幅度大、价格低廉,临床应用较广泛。但过敏反应发生率也高(约3%-6%),多发生于再次接受青霉素治疗者,偶见初次用药的病人,主要表现为寻麻疹,重者会发生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病人生命,因此使用前需先做过敏试验,结果阴性方可使用。过敏试验的方法有:皮内试验、皮试仪、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等,但最常用的还是青霉素皮内试验(简称皮试)。现将近年来青霉素皮试若干问题做一综述。1关于皮试的方法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最多的,还是皮内注射法,刘金华等[1]在对298例患者采用(广州伟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华康牌YLMT)青霉素快速反应试验器(皮试仪)做青霉素皮试,并与常规的皮内注射法相对照,得出的结果是:2种皮试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说明用传统的皮试法和皮试仪法结果一致。皮试仪的优点非常突出:①准确性强、灵敏度高;②皮试液配制易掌握;③省时、无痛苦;④对试验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可立即停止试验(减轻过敏反应强度),以免发生休克;⑤不易出现假阳性反应。因此,临床上应用青霉素前的皮试方法就不应仅限定为皮内试验法,护理教育部门的教学和临床管理部门的质量检查,也不宜仅限于学生和护士掌握一种皮试方法或仅检查一种皮试法。而教科书中的皮试仪无论是2版、3版或最新版均为最原始的,存在着较多不严谨的地方,应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改利修订。2皮内试验注射器的选择咎青[2]等认为目前使用的1ml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均有死腔存在,导致按常规方法配制的青霉素皮试液实际含量大大超标,易出现假阳性反应;王爱红[3]等推荐使用1血一次性肢岛素专用注射器(无死腔),这样能保证皮试液浓度的准确性,降低假阳性率。3皮试稀释液的选择配制配制皮试用的稀释液必须是灭菌生理盐水。王玉芝[4]在生理盐水与注射用水配制的皮试液假阳性率比较中,%o因为注射用水为低渗液,渗透压低于组织液,与组织液混在--起时,水份迅速进入细胞使其膨胀,引起局部疼痛,疼痛刺激皮肤,使局部充血、潮红出现假阳性;而生理盐水为等渗液,渗透压与组织液相等,与组织液混在一起时,细胞体积无明显改变,疼痛反应较轻。于玲敏[5]%利多卡因溶液代替生理盐水配制皮试液,疼痛明显减轻。共完成10000例,其中假阳性为2%,比生理盐水皮试(假阳性率45%)下降50%,效果满意。4皮试注射部位利进针方向的选择常规的操作方法是:在病人前臂内侧上1/3处进行皮内注射,与皮肤纹理垂直进针。实践证明:此部位神经末梢分布较多,同时进针与皮纹垂直会使皮纹产生机械断裂损伤,加上药液逆流阻力,病人有撕裂样疼痛。局部疼痛也会影响皮试结果的准确性。康胜男[6]等在3年中,对150例病人在前臂腕横纹上3横指正中处(病人同身指)与腕横纹皮纹平行进针进行皮内注射,结果88%的病人微痛和无
青霉素皮试的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