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故事两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教学课件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56年),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转折时期,是各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形成了儒、道、法、墨、名、兵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庄子
(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庄子》一书.
《庄子》,.《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
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散文特点:
1、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
2、想象奇特,寓意深远;
3、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幽默、诙谐。
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象遮盖天空的云气。这只鸟,当海动风起时就飞往南海。那南海,就是个天然的大地。《齐谐》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之事的。《齐谐》的记载说:“大鹏飞往南海时,激溅起来的水化达三千里,翼拍旋风而直上九万里高空,它飞了六个月才停息下来。——庄子《逍遥游》
课文选的两则故事均节选自《庄子·秋水》。标题是编者加的。
读一读,并给红体字注音
相梁( ) 鹓鶵( )( )
醴泉( ) 鸱( )
濠梁( ) 鯈鱼( )
从容( ) 吓( )
xiàng
yuān
chú
lǐ
chī
háo
tiáo
cóng
hè
惠子相梁
相:xiàng 辅助君主的人,这里作动词,做宰相。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
2014年人教版语文九下《庄子》故事两则课件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