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素之风吹遍大地是科学进入
和平时代的标志
---科学与和平关联的关键是科学与灵性的交融
智光
目录
--科学与和平关联的关键是科学与灵性的交融 2
内容摘要 2
人类的进化已经开始超越肉体进化的阶段,进入了道德进化的新时代。如 10
附录: 部分素食的诺贝尔奖得主及卓越人士名单 10
一、茹素之风吹遍大地是科学进入和平时代的标志
--科学与和平关联的关键是科学与灵性的交融
内容摘要
弗兰西斯·培根认为科学是使“生活受益的、可利用的工具”。然而,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本身无力阻止人类社会的暴力与战争,也无法避免自然环境的破坏。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新的科学观,新科学需要同时关注物质世界与心灵世界,需要与以博爱为基本特点的道德灵修结合。
对动物生存权利的漠视,正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害,所以这种博爱精神必须推广到动物,茹素是关爱动物最基本的要求。
1988年12月第43届联大通过将每年11月11日所属的一周定为周”(International Week of Science and Peace)。在这一周里,各成员的国际环境而努力。
人类物质文明的变化在过去的200年中比在此前50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还要巨大。这些伟大的变革都源自科学和工业革命---这两大革命是西方文明对人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阿诺斯)。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大动力。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让人们醒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并不能保证人类世界的和平,相反,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出越来越具有毁灭性的武器,使人类面临毁灭的空前危险。更有甚者:当今世界生态环境迅速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大量野生动物的灭绝,都与科学技术的滥用有关。
无论是战争还是生态危机,都可以在道德的缺失上寻找原因!在二十二届中周”之际, 我们需要反思这种科学至上的科学主义思潮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科学观,一种关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平的包含道德的科学观。
这种和平的科学观需要重新审视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 1626)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含义。通常我们所知道的培根的科学方法观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现代科学因此把实验定性和归纳(实际上还应该加上与归纳密切相关的统计等方法)作为科学的基石。
事实上,培根在《学术的进步》(1605)和《新工具》(1620)中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要获得自然的科学知识,就必须把认识建筑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
这里问题的关键是“感觉经验”。至今为止的科学有意无意地把“感觉经验”局限于实验科学所涉及的狭隘范畴,仅仅涉及人类感官对外部感受较为粗糙即所谓能够反复验证的层面,更为糟糕的是人类感官能力还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越来越退化。而实际上,我们的“感觉经验”应该囊括所有精神、生理以及感官对身体内外世界的觉知,其内容包含了全部人类的文化,包含心灵与物质两个方面!宗教关心心灵,而我们现代科学更多地关心物质。
所有宗教的源头都是心灵对生命究竟意义的实证与体验,是对崇高道德的实证。但是知识的真意必须有同样经验的专家才能正确解读。在这方面科学与宗教是一样的!宗教如果没有
qlong茹素之风吹遍大地是科学进入和平时代的标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