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构造设计概述1、学习建筑构造的目的何在?建筑构造就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其主要任务就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经济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适当的选择并正确的决定建筑的构造方案与构配件组成以进行细部节点构造处理等。2、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什么?①基础: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传递荷载。(坚固稳定可靠)②墙与柱:承重构件,传递荷载,分隔空间,围护构件③楼盖层与地坪层:包括楼板、梁、设备管道、顶棚等。承重构件,围护构件,分隔构件(底层空间与地基间),支撑,传递荷载④饰面装修:美化建筑表面,保护结构构件,改善建筑物理性能等(美观、坚固、热工、声学、光学、卫生等)⑤楼图与电梯:交通联系,安全疏散,装饰空间⑥屋盖:包括防水层、屋面板、梁、设备管道、顶棚等。承重构件,分隔空间就,传递荷载,围护,防水排水,立面造型⑦门窗:联系分隔空间、采光通风、美观装饰(交通、消防疏散、防盗、隔声、热工)⑧其她:阳台、雨棚、台阶、坡道、气囱、檐沟、明沟、窗台、遮阳板、雨篷3、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①外界环境的影响:a、外界作用力b、地域气候条件c、人为因素②使用者的需求③建筑技术与条件④经济技术因素4、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①坚固实用②技术经济③经济合理④美观大方5、模数制就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与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模数: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就是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基本模数: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墙与地下室构造1、简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①所处位置:外墙与内墙②布置方向:纵墙与横墙③受力情况:承重墙、非承重墙(自承重墙、隔墙)④材料:石墙、土墙、板材墙、砖墙、实心砌砖墙、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⑤构造方式:实体墙(由单一材料组成:砖墙、实心砌砖墙、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空体墙、组合墙⑥施工方法:块材墙、板筑墙、板材墙2、简述墙承重结构(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①横墙承重:楼板两端搁置在横墙上,纵墙只承担自重。适用于横墙较多且间距较小、位置比较坚固的建筑,房屋空间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好。②纵墙承重:将纵墙作为承重墙搁置楼板,横墙为自承重墙。横墙较少,可以满足较大空间要求,但房屋刚度差。③横纵墙双向承重:横纵墙共同作为建筑承重墙。满足空间组合要求切空间刚度较大。④:局部框架承重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采用的内部框架承重、四周墙体承重的方式。整体性差。3、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有哪些措施?①材料的选择:a、增加外墙厚度b、选用孔隙率高、密度小的材料做外墙c、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形成保温构造系统解决保温承重)②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靠室内一侧设置设置隔蒸汽层(卷材、防水涂料、薄膜等),阻止水蒸气进入墙体③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选择密实度高的墙体材料,墙体内外加抹灰层,加强构件间的缝隙处理等④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⑤利用遮阳、百叶、通风口4、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①结构布置方案就是否合理②墙体承载力与稳定性5、简述砖墙优缺点?普通粘土砖(即标准砖)的优点就是什么?砖墙:a、优点:保温、隔热、隔声、承载能力、生产制造及施工操作简单b、缺点:现场湿作业较多、施工速度慢、劳动强度较大普通粘土砖优点:具有较高的强度与热工、防火、抗冻性能6、砖墙组砌的要点就是什么?①错缝搭接避免通缝②砂浆饱满③横平竖直7、什么就是砖模?它与建筑模数如何协调?240*115*53mm8、简述墙脚水平防潮层的设置位置、方式及特点。位置:应设置在垫层中部与面层平齐,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至少高于室外地面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方式:①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②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Φ6钢筋(防潮性能好)③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消弱了砖墙的整体性9、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①门垛与壁柱:位于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门垛宽度同墙厚、长度与块材尺寸规格相对应,长为120mm或240mm,不宜过长②圈梁:位置与数量可依据结构设置。在抗震设防去,外墙、内纵墙及内横墙在屋盖每层楼盖处均应设置圈梁。圈梁应闭合,若遇标高不同的洞口,应上下搭接③构造柱
建筑构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