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2017版).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2014-4-1 SDS编号:产品名称:氨 版本: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 氨化学品英文名: Ammonia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 编: 传 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已签委托协议) :0532-83889090技术说明书编码 : 生效日期: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可作为冷冻机、制冷机的循环致冷剂,制造铵盐、氮肥;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易燃气体第2类,高压气体(液化气体),皮肤腐蚀/刺激第1类、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第1类,急性毒性(经口)第4类,急性毒性(吸入)第3类,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 危险最初编制日期: 1 修订日期:危险信息: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引起严重眼睛损伤;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吞咽有害;吸入会中毒;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火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保持容器密闭;采取防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佩戴安全面罩、安全防护眼镜,穿氨用防化服、防化靴;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事故响应:现场根据情况进行自救,互救或立即就医;皮肤、眼睛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翻开眼睑,用清水彻底清洗,根据灼伤情况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输氧,若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手术,并立即就医,忌用肾上腺素;收集泄漏物,严禁废液流向水域,污染环境;火灾时,使用雾状水、抗熔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消防防护服、防火防毒服、消防防护靴、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等安全储存:储存于通风阴凉处,温度不超 30℃,远离火种、热源,超温时开启降温水管;压力不得超过储罐设计工作压力,容量不得超过容积的 80%;与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分储;氨罐周围构筑泄漏围墙和分流泵。废弃处置:用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少量氨可用抽排等通风方式稀释。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氧化剂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起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健康危险: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环境危害:氨物品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空气、水体的污染。对动物、植物都有危害。3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混合物危险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 7664-41-7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最初编制日期: 2 修订日期: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 彻底清洗皮肤,根据灼伤情况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2017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90135236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0-07-25
最近更新